家具设计师培训班实战课程

跟阿忠学家具设计,月薪8000只是起步

当前位置:

网授培训费

¥4800报名学习

家具设计师人才培训基地

设计素养决定制图格局

立即咨询
游走四方的木工们

  生在海南后安金竹村的男人,多会选择木工这条谋生之路;选择这条谋生之路,注定要离家四处游走。很多年来,四处游走的木工生活,在金竹村已经成为一种习惯,一种延续。


  在家中干净的院落里,张孙桂阿公坐在一张褪色的长椅上闭目养神,阿婆则坐在旁边的木板凳上织网。


  阿公是村里十分有名的木工,从十几岁开始做木工,一直做到60多岁。多少年的木工生涯,就是多少年的游走生活。提起四处游走,张孙桂有些自豪:“我做木工几十年,万宁几乎每个村子我都去过,就是万宁以外的其他地区,琼海、文昌、陵水我也跑了一大部分。”


  阿公的普通话讲得很标准,他说这与他四处闯荡有关系。


  阿公津津有味地讲着昔日游走四方的日子,阿婆对此却有些抱怨。阿婆说:“从我18岁嫁给他,他就一直做木工不在家,一出去就是十天半月,有时候甚至是半年,家中的孩子都是我一个人拉扯大的。村里的女人也和我一样,都只能习惯丈夫长年不在家的日子。“


  由于村里的木工远近闻名,外地的人经常请金竹村的人到家中做工。村子里的木工早已习惯这种生活,走到哪,吃到哪,住到哪。直到现在,村里在外做木工的人仍然过着这种生活,只是不太多了。


  阿公说,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前,是他在外面做工最多的时期。当时交通特别不方便,出外做木工,要挑着绳、笔、锯、刨等工具步行,一走就是大半天,在外做工一般都得待上半个月。村里木工大多数活跃在万城、港北、乐来等地区,远的到三亚、昌江等地。


  “有一次我从万宁走到三亚田独镇上做木工,一直走了半个月,到那一做就是半年,妻儿老小没有任何消息。那时做木工不像现在,到哪都方便,可以随时和家里联系。”老人说。


  在村里,木工的手艺大多是父传子承。老木工纪继森的二儿子继承了他的手艺,在村子里开了家木材加工厂。这个加工厂很简陋,场子就设在村子里的树木间的一块露天场地,简易搭起的木棚就是“厂房”,每天村子里总能听到锯木的声音,“工厂”出厂的产品是家具所用的材料的半成品,出卖给家具厂或村里木工。


  随着树木的减少,现代家具厂大量兴起,到上世纪八十年代,木工活越来越难做。为了谋求生计,金竹村的木工们越走越远,到外打工。有些有能耐的起初还在家具厂打工,渐渐地闯出了名堂,自己开起了家具厂,但大部分木工们还是继续游走四处闯荡。(摘编自海南日报)





作者:家具设计课堂 发布时间:2020.02.12

家具设计课堂是国内做家具设计在线教育的线上培训机构,初入家具设计行业的准家具设计师建议在此技术提升。跟阿忠学家具设计,月薪8000只是起步!您想找一份高薪设计类的研发工作,或许家具设计课堂能帮您实现您的初衷愿景。报名学习QQ:415284424。

系统化培训家具结构设计师从家具设计课堂开始

家具设计圈致力于打造卓越的家具设计师人脉圈子,为家具设计师提供一个学习、交流、合作的圈极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