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具设计师培训班实战课程

跟阿忠学家具设计,月薪8000只是起步

当前位置:

网授培训费

¥4800报名学习

家具设计师人才培训基地

设计素养决定制图格局

立即咨询
红木国家标准诞生在他的笔下

——访《红木》国标第一起草人杨家驹

姜莹莹 文 刘会昌 朱方刚 本刊摄影

杨家驹,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木材工业研究所副研究员,曾获得过省、部级8项科技进步奖,首次发现了7项木材解剖特征。《红木》国家标准从无到有,可以说,他功不可没,他将传统家具行业推向了一个新时代。

中国林科院木材工业研究所专家 杨家驹

一间不大的办公室,一组放着各种专业木材书籍的老旧书柜,一个放着木样、木材切片以及各种工具的工具盒,还有上世纪90年代的老式电脑。这就是《红木》国家标准GB/T18107-2000第一起草人杨家驹的办公室。

进门时,他正找人帮忙修电脑。“杨老师,您这台电脑硬盘坏了,只能找维修点,想办法把数据导出。”一位男生边看电脑边对杨老说。“怎么导……”,“好的……麻烦了。”杨老从疑惑到了解,虽然需要一个过程,但他认真的态度早已表露无遗。待这位男生转身离开时,杨老坚持送他到电梯口,并连声道谢。

简单的回答,不经意的举动,将杨老谦虚、质朴的生活态度展现得淋漓尽致。也正是这种生活态度,让他与红木结下不解之缘。

杨老笑称自己是被“卷”进红木浪潮的。改革开放后,人们的腰包“鼓”起来了,开始追求物质和精神上的新境界。红木文化,在这时,也被更多的人所关注。

然而,“红木家具”是一种泛称,木材的用料究竟有哪些?通用名称是什么?都很模糊,不仅购买者,甚至连厂家也不知晓。1994年,上海红木家具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曾发出正式函件,要求早日颁布执行《红木》国家标准,以结束市场的混乱状况,使红木家具能有一个统一权威的说法。

因此,制订一个《红木》国家标准就显得极为迫切。1998年,退休近10年的杨老,本该在家享受天伦之乐。但突如其来的任务,却把他推向了传统家具行业的风口浪尖。1997年,林业部科技司给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木材工业研究所下达文件,要求该所制定一个能够在全国范围内实施的《红木》标准。没有项目经费,只有1000元的劳务费。要想真正制订好这个“红木”国标,可谓困难重重。“当时,所里很多在职人员都有项目,不愿意接这个任务,于是所里找到了我。”杨老淡然的说。

临危受命的杨家驹,没有经验可以借鉴,没有经费可以使用,只能“摸着石头过河”。哪里才是突破口,着实让杨老思索了一阵。经多方查询,杨老终于想到了拥有最多明清家具的故宫,那里有很多修理红木家具所余的残片,还有当时库房里堆满旧家具的北京老字号“龙顺成”。

这两处明清的家具残片,就是杨老查看木材构造的最好素材。取样,切片,显微镜下观察、比对……不断地寻找每一个切片的特质,到全国各地寻找木材、树木,与企业沟通,与学者、专家们探讨……就这样反复比对,反复探寻,红木小样的属、类、种渐渐明晰。

但这还远远不够,为使结果更准确,他还联系到国外一些博物馆、木材馆,请他们提供小样,帮助鉴别。“没想到他们都很配合,工作也因此有了更大的进展。”杨家驹回忆说。

就这样,历时三年时间,《红木》国标在2000年终于诞生,“红木们”终于有了自己的“身份证”。红木行业的发展也有了方向,行业规模不断扩大。据不完全统计,1998年北京市红木家具企业不足10家,连同外地在京销售的企业也仅有20-30家,而如今已如雨后春笋般发展壮大,传统家具行业进入一个新时代。

“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其中的酸甜苦辣,只有杨老最清楚。在《红木》国标制订过程中,为了项目能够进行下去,“打工”、“拉赞助”,也曾是杨老的工作。自《红木》国标出台后,杨老更忙了,各种大小会议都少不了他的身影,咨询、讲座……数不胜数。他常说:“我既然搞了木材,又制订了《红木》国家标准,就应该为大家宣传什么是红木。让大家了解这方面的信息和知识,也是我的任务和义务。”不仅如此,2006年,杨家驹制订的《红木》国家标准获得了第一届国家标准三等奖,奖金却让他分给了其他参与项目的人员。在他看来这些都不重要,只要能为社会尽点义务和责任就很开心。与杨老的接触让人想到了杜甫的“丹青不知老将至,富贵于我如浮云。”这位近85岁的《红木》国家标准的第一起草人,几乎将自己的晚年生活全都奉献给了红木行业,85岁了还每天像年轻人一样照常上下班,为红木的鉴定尽心尽力。

作者:家具设计课堂 发布时间:2020.02.12

家具设计课堂是国内做家具设计在线教育的线上培训机构,初入家具设计行业的准家具设计师建议在此技术提升。跟阿忠学家具设计,月薪8000只是起步!您想找一份高薪设计类的研发工作,或许家具设计课堂能帮您实现您的初衷愿景。报名学习QQ:415284424。

系统化培训家具结构设计师从家具设计课堂开始

家具设计圈致力于打造卓越的家具设计师人脉圈子,为家具设计师提供一个学习、交流、合作的圈极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