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阿忠学家具设计,月薪8000只是起步
“老年人也是正常人,不要为老去感到难过或悲伤,我们应该带着平等的眼光去看待他们、让他们能有积极的心态更好地生活。”这句话出自一位70尾青年设计师。
他曾经是上海男排副攻手,因为“世界很大,想出去看看”,毅然去到日本学起了建筑;又因为受老师的影响、和冥冥中的一些缘分,最后把设计方向放在了适老改造上,带领着国内唯一从事这一领域的设计公司团队。
他参与过多期《梦想改造家》栏目,不论是中途接手还是进行到一半被迫放弃原始设计构想,他都会扎扎实实、尽力走好每一步,他相信再小的事情,专注去做,都可以有值得骄傲的成绩。
他就是上海志贺建筑设计咨询有限公司合伙人、志贺▪柏茂居家适老改造创始人,王晨。
上海志贺建筑设计咨询有限公司合伙人 志贺▪柏茂居家适老改造创始人 王晨
志贺是中国为数不多的、专项做养老设计的设计机构。在平等的视角、怀用心的态度、用专业的技术为老年人创造安度晚年的环境,这是王晨一直专注的事业。
项目案例
《梦想改造家》第四季首期 预设性养老改造
改造前 墙体严重返潮
卫生间 阴暗狭小
改造后的客厅
改造后的餐厅
改造后的卧室
旧自行车改造为健身器材
保留旧物记忆
成都福泰年《花样年》养老公寓
乐成慈溪《恭和苑》养老公寓
在刚刚闭幕的2018上海国际酒店用品博览会(二期)暨上海国际酒店工程设计及商业空间系列展上,主办方“上海博华国际展览有限公司”联合“REARD中国地产设计网”及“REARD地产星设计大奖组委会”举办了“玩转城市更新 养老新风向”的主题演讲活动,围绕老年产业新生态及发展做了解析,设计师王晨在论坛上作了《养老及无障碍设计分享》的演讲。
在演讲结束后,我们有幸对其进行了采访。
JJGLE: 看过您为天津的一对老夫妇做的适老性旧改节目,您除了对房屋做功能性改造设计、还特别关注他们念旧的情绪,做了很多旧物改造,您认为在做养老设计时,心理关怀和符合身体需求的功能性改造,哪一个更重要?
王晨: 我认为心理更重要。老年人最需要心理上的认同和慰籍。老年人常常身体机能已经老化,但他们的心理拒绝承认老去的事实,所以不要刻意强调他们已老,让他们有一个轻松的心理状态;同时,年长者也不能完全适应一个全新的环境,所以在做养老设计时,需要遵循他们原有的生活轨迹、尽量还原最初的状态。其实老并没有什么可怕,我们应该调整观念,让老人乐观积极地生活。
JJGLE: 居家养老是中国人养老的传统方式,入住养老院在老人或子女的心理上会有排斥,您个人是如何看待这两个方式的?
王晨: 我认同“原居养老”的模式。老年人喜欢熟悉的环境、熟悉的人群,念旧、囤积旧物就是一个显著特征。我们居家适老改造的延伸是社区改造,但社区改造本身并不在于硬件,而在于老人的体系、包括保障体系、心理、社交。
JJGLE: 养老产业这个词是近几年才新兴起来的,在国外可能已经发展得比较成熟了,您认为我们有哪些地方可以借鉴?
王晨: “养老产业”这个词是错的,应该称为“老年产业”,“养老产业”是“老年产业”里很小的一块。举个例子来讲,我的父母不喝星巴克,因为他们没有这个消费习惯。可是三年、五年甚至更长一段时间后,老年人也许都会喝星巴克,这不是因为老人变了,而是有这个消费习惯的人变老了。所以今后任何一个行业,不考虑老年人的需求,是经营不下去的。
JJGLE: 您认为在城市公共设施上,可以为老年人和残障人士做出那些改进?
王晨: 政府一直在做这些项目,但因为社会对老年人和残障人士的关注度还在逐渐提升的过程中,所以还是有需要改进的地方。比如我们盲道上有障碍物、一些地方没有供轮椅行驶的无障碍通道等。当时做项目的初衷是美好的,但是因为一些专业标准的认知缺乏,导致项目落地后实际使用中的困扰。所以我们要提高对这些需要帮助的群体的关注,需要更多和我同专业领域的专家、设计师共同来改变现状,来帮助他们享受到与正常人同样、甚至更好的公共设施服务,这是社会更文明进步的表现。
JJGLE: 您收获到的、让您印象最深刻的一次用户反馈是什么?
王晨: 我曾经给万里街道做过一个社区服务机构,我去回访时,一位老人对我说“我特别喜欢这个地方,它不像养老院,像个幼儿园”。我听到这句话特别开心,比我接到项目还开心,这才是设计师的价值,甚至设计美不美都没关系,给人带来实实在在的感受是最重要的。
JJGLE: 您有什么经验分享给初入行的设计师吗?
王晨: 要相信日积月累的力量。作为一个运动员来说,我特别能体会这一点。在我看来,渐悟和顿悟就是这样的,积累到了一定的量,某一天你就会顿悟。
本文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家具设计课堂是国内做家具设计在线教育的线上培训机构,初入家具设计行业的准家具设计师建议在此技术提升。跟阿忠学家具设计,月薪8000只是起步!您想找一份高薪设计类的研发工作,或许家具设计课堂能帮您实现您的初衷愿景。报名学习QQ:415284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