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具设计师培训班实战课程

跟阿忠学家具设计,月薪8000只是起步

当前位置:
姚栋老师专访|居民自治多方共治,营造多代宜居家园

截止2017年底,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据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60周岁及以上人口24090万人,占总人口的17.3%,其中65周岁及以上人口15831万人,占总人口的11.4%。当一个国家或地区60岁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的10%,或65岁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的7%,即意味着这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处于老龄化社会。中国老年人口比例严重超标,而这样的特征,在上海这样的经济发达区域更为明显。

 

习主席说:“我们要让所有老年人都能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老有所安。”

 

那在城市之中,老年人如何能理想地养老呢?

 

在刚刚闭幕的2018上海国际酒店用品博览会(二期)暨上海国际酒店工程设计及商业空间系列展上,主办方“上海博华国际展览有限公司”联合“REARD中国地产设计网”及“REARD地产星设计大奖组委会”举办了“玩转城市更新 养老新风向”的主题演讲活动,围绕老年产业新生态及发展做了解析。

 

同济大学建筑系副教授、院长助理、养老社区专家姚栋老师率先作了《迈向全龄宜居社区》的演讲,他认为,老年人其实渴望在熟悉的环境中进行养老,包括熟悉的社区、邻居,而且这样的社区应该是适宜多代人共居,不是仅仅只有老年人的一个群落。我们要做的,就是更好地改建旧社区,让他们可以“原居养老”。

 

养老社区专家、同济大学副教授、院长助理 姚栋老师

 

姚栋副教授带领的同济大学“服务学习”课程与研究团队自2017年3月开始全面参与了徐家汇街道对南丹小区开展的社区微更新工作,并负责了其中邻里汇的建筑改造和社区花园设计工作。践行参与式设计的原则,服务学习团队在南丹小区进行了大量的调研、问卷和访谈工作,并先后举办了互动日、征询日、家庭日等大型社区参与活动,为邻里汇的设计和运营提供了大量的支持。

 

经过各方的共同努力,南丹邻里汇项目顺利于2018年1月开始试运营。邻里汇由建筑面积约1800平方米的2幢建筑物与中间面积约500平方米的一个社区花园共同组成,面向各个年龄阶层的社区居民提供全面的社区公共服务。

 

上海徐家汇街道 南丹邻里汇

 

闲置空间改建后的明亮环境

 

健身房

 

阅览室

 

日间照护中心

 

“服务学习”课程的伦斯勒理工国际交换生参加学做青团活动

 

社区居民“百家饭”活动

  

志愿者和居民一起体验自然教育活动

 

参与“邻里节”的同济大学师生与社区儿童合影

 

在演讲结束后,我们有幸对姚栋老师进行了一次关于城市养老规划、居民自治共治参与社区建设的采访。

 

JJGLE:中国是人口第一大国,上海的人口也已超2千万,您觉得在养老社区规划这方面,我们主要的难点在哪里?

 

姚栋:我们的社会经历过计划经济时代,经历过个人的需求被完全压抑。现在社会发展不断加速,经济水平大幅度提升,但我们需要看到有两方面问题亟待正视和解决:一是高端老龄养老需求未被满足;二是普通老年群体带病养老阶段的需求未能满足,这同时也是对老人尊严的保障。

 

在北欧国家,有高寿命的同时,带病养老的阶段很短,所以它是一种长寿且积极的人生。这样一种需求如何得到满足,是需要全上海、全中国一起努力的。只有老年人健康,这才是一个健康、积极的社会,只有老年人健康,才会消耗更少的社会财富,才能在老了之后还能享受公共服务,这是一个代际支付的问题,随着抚养比不断降低,如果老年人把现有的社会福利都消耗完,等我们这一代甚至更年轻一代老去之后,就没有可使用的养老保险。

 

JJGLE在您到访过的城市中,有没有在城市规划、养老社区规划、养老设施建设方面做得比较好的?

 

姚栋:我个人比较推崇的是德国的“多代屋”制度,它经过十二年的发展,已经有非常好的促进社区融合、代际养老的经验。“多代屋”制度的关键词是这么说的“让不同年龄的弱势群体生活在同一屋檐下,相互帮助”。这是特别值得我们去学习、引入的。

 

另外我觉得特别精彩的是新加坡,它与我们拥有较相似的文化背景,近年来有很多杰出案例值得我们借鉴,尤其是在城市更新的过程中,如何发动市民一起来参与城市建设、社区养老的工作当中。

 

JJGLE结合国内的实际情况,您觉得适合我们自己的养老社区模式是怎样的?

 

姚栋:今天的养老设施常见“低效率”,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养老设施的经营管理者来说,照顾老人非常疲累,没有过多的精力去挖掘提高这些设施的使用率;另一方面,社区的居民有很多需求(尤其空间需求)没有得到满足。在“南丹邻里汇”这个项目中,有养老服务运营商、街道、居委会、社会工作组织、同济大学服务学习团队的共同努力和支持,同时居民们也积极参与使用和管理,达到了政府呼吁的“自治、共治”目标,实现了社区更高效的利用率和更大的服务群体、服务能级的提升,这就是社会治理的创新。

 

未来房地产开发也是如此,如果按照传统的单一主体的开发模式,难免会遇到某一个主体无法照顾到所有需求,因此未来社会需要通过“自治、共治”或者说“社会关系的自主制”,来达到更高效的运行状态,这种模式也符合当今流行的“互联网”精神,人人都可以互联。

 

JJGLE那您所说的类似“南丹邻里汇”这样的养老社区模式,在今后大范围的推广中可以有效实现吗?会有什么困难吗?

 

姚栋:我希望可以逐步推广,我个人对此非常乐观,并且我们也一直在努力。首先我们已经证明了在大部分的社区都可以找到类似的闲置空间;从财务角度来讲,我们严格按照上海市财政局的投资规定来执行,用很少的投资、通过设计改造,让设施焕然一新、体现新的使用价值。

 

其实项目真正的难点是要找到有志愿的人来做这件事。“南丹邻里汇”这个项目结束后,居民们非常满意,但中间的过程是漫长而艰难的,我非常感谢街道大力的支持、居委会的全力协调,有了他们,有更多类似同济大学这样以志愿者的方式扎根社区做服务的知识传播平台,才可以培育更多年轻人投入到社区志愿服务。我们近期在五角场社区有新的互动活动,希望有更多的朋友可以参与进来。

 

JJGLE您发起了“服务学习”课程,带领学生们到南丹小区开展活动,做“南丹邻里汇”这个项目,这一年多的过程中,您遇到过不被理解的情况吗?

 

姚栋:总有人有反对意见,但这些反对者并不是反对个别之处,他们只是缺乏输出情绪的管道,所以在有这样的公共福利时,特别容易把它当作一个情绪宣泄点,这是在绝大部分社区设施改建过程中会遇到的问题。

 

其次是养老问题。我们在改建时,会听到很多让人啼笑皆非、夸张荒谬的“传言”,以讹传讹很难避免,如何去创新管理、创新宣传、让百姓理解,是解题的关键。其实绝大部分的居民都支持我们,而对于极小部分不理解的群众,我们也要同样地照顾他们的诉求、安抚好他们的情绪,这是整个过程中最难之处,但是这样的问题在基层政府参与的社会治理工作中,得到了非常妥善而完满的解决,在这一点上,上海在全中国,遥遥领先。

 

JJGLE随着此类项目在全市范围内的不断推广,您对于其他想要参与进来的志愿者、社区、学校甚至商业机构,有什么建议?

 

姚栋:应该说,在上海绝不止是同济大学在行动;而同济大学中,也不只是“服务学习”课程在行动。同济大学有很多团队在从事城市规划的工作,而其他诸如交通大学、华东理工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他们也都在社区服务。社区更新、老龄化社会一系列问题,确实需要大家携手解决。我想我也还在不断学习、积累经验的过程中,但我希望更多的人可以参与到社区营造、社区规划的工作中,不仅仅是专业者,也是社区居民,他们的参与才能让社区变得更精彩。

 

我们上个月在“徐家汇”办过一个“百家饭”活动,就是想告诉居民,公共空间是为公共使用的,居民可以有很多创造性的方法来使用它,来实现更好的社区环境。我们竭尽所能,去了社区50次,组织了各种活动,包括让少数民族居民参与的民族舞、社区市集、同济大学自己带去的节目等等,但真正365天都在其中生活的,还是居民,如果居民都关心自己的社区,都愿意拿出一点点时间奉献到社区建设当中,那社区一定会更好,我们的城市一定更加进步。

 

本文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作者:家具设计课堂 发布时间:2020.02.19

家具设计课堂是国内做家具设计在线教育的线上培训机构,初入家具设计行业的准家具设计师建议在此技术提升。跟阿忠学家具设计,月薪8000只是起步!您想找一份高薪设计类的研发工作,或许家具设计课堂能帮您实现您的初衷愿景。报名学习QQ:415284424。

系统化培训家具结构设计师从家具设计课堂开始

家具设计圈致力于打造卓越的家具设计师人脉圈子,为家具设计师提供一个学习、交流、合作的圈极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