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阿忠学家具设计,月薪8000只是起步
从《考工记》中动物的分类方法及其在装饰造型思想中的应用,探寻马蹄腿应用于家具框架腿部的依据,分析了马在秦汉时期造型艺术水平较高的社会背景,确定了马蹄腿在中国传统家具腿型中的重要地位。
摹仿动物腿型是世界各国家具设计的一种共同手法,而且也都应用得很广泛。因为家具主体通常由直线与方正形体构成,比较单调。引入曲线圆润的动物腿型可使家具形态变得活泼生动而又不失稳定感。不过,国外的动物腿型几乎都多弯呈“S”形,如路易十五的鹿蹄腿、英国的安后猫腿,还有我国的三弯腿等都是如此,形状比较接近。唯有马蹄腿,其造型与国外动物腿迥然不同,它仅向一个方向弯曲,而且中端挺直,形状独特,成为中国传统家具独家拥有的一种特色腿型。
但为什么在历史的沉淀中脱颖而出的是马蹄腿,而不是同样为家畜的牛羊腿呢?又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出现马蹄腿家具的呢?它和古人传承下来的审美思想有怎样的关联呢?家具与社会民族的信仰、道德、风俗和文化,显然是紧密相连的。家具自古就摆脱了单纯为实用或观赏的附属地位。
《事物纪原》卷八曾说:“案,有虞三代有俎而无案,战国始有其称,燕太子丹与荆轲等案而食是也,案,盖俎之遗也。”在记述周代社会生活和日常生活的三礼中,供人坐卧的席、供人依靠的几、供人载牲和承放食物的俎、供人放置酒器的禁、陈馔的?,如同后世屏风的斧依等礼器,它们在当时的社会生活里,虽然政治属性极其特殊,但其实际的使用功能与家具无二。这些礼器无疑是家具的始祖。中国古代文化有着道器一体的特质,周朝的礼法之中所用的礼器――家具,如俎、几、席、禁、斧依(屏风)等,已经不只是供人使用的器具,而是代表了奴隶社会的等级、名分、地位和权力。
再看从东汉初年到南北朝的四百年,开凿石窟和建寺的佛教活动,促进了佛教美术的发展,这时期的造像和壁画,都是来自域外的粉本,人物形象、服饰、用具等都是域外风格。此时天竺佛国的大量高型家具,也随之进入了汉土,这对汉地的生活习俗,特别是席地而坐的起居方式,是一个极大的冲击。佛国的高型坐具进入了汉地,华夏古国席地而坐的起居方式开始动摇,伴随高型坐具而来的垂足坐方式,也自然地进入了汉地生活,至唐代马蹄腿家具开始出现。家具随着时代的变迁,体现着不同的社会和文化的内涵,古文化中的礼仪和审美思想深深扎根于中华民族,特别是汉民族的传统观念中。
何谓马蹄腿?
马蹄腿:明清家具术语,或称“翻马蹄”。
若马蹄腿向内兜转,就称为内翻马蹄腿,像一匹骏马的前蹄;足头向外的则称“外翻马蹄”。
马蹄腿是一条从腿部延伸到脚头变化微妙的线,自然流畅,光挺有力,具有雄健明快的走势。
明式家具是我国古典家具发展的高峰,有着鲜明的时代特征。在一些古画中,我们可寻到古时人们使用条桌的场景。
它主要用于承放物品,一般包括桌、案、几三类。桌,腿足位于面板四周者为桌,明清之际,长凳式样繁多。其中,小条凳是民间日用品,在明潘允征墓出土的明器中可以看到同类的家具。
材质考究,工艺精湛
造型简单的有曲线曲面的家具,要通过线条、线脚、曲线、曲面以及相互的比例关系表现出局部和整体之美。把握稍有失衡即显生硬僵直失去韵味,看似简单,却是很难做好的家具。
秉持对匠心的坚守、对工艺的追求,潜心研究制作出带束腰马蹄足小条桌。
材质采用大红酸枝来制作,木材具光泽,强度高、硬度大、耐腐蚀性强,抗虫性强,纹理通常直,结构细而均匀。
外形简约,不以涂泽修饰为工,多精心于结构空间之划分、材质纹理之呈现,其至精至简之意趣可窥一斑。
小条桌线条自然流畅,柔婉而有弹性。
造型爽朗简洁,韵味素朴单纯,通体不作雕饰。
桌为四面平式,光亮如镜,观其面而知其心。
面下束腰,牙条素直,与腿足衔接,过渡自然,宛若一体。
俊俏的倒勾小马蹄足曲率恰到好处,似能使人感受到流畅的音韵,爽朗中又见一丝灵动。
家具设计课堂是国内做家具设计在线教育的线上培训机构,初入家具设计行业的准家具设计师建议在此技术提升。跟阿忠学家具设计,月薪8000只是起步!您想找一份高薪设计类的研发工作,或许家具设计课堂能帮您实现您的初衷愿景。报名学习QQ:415284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