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具设计师培训班实战课程

跟阿忠学家具设计,月薪8000只是起步

当前位置:

网授培训费

¥4800报名学习

家具设计师人才培训基地

设计素养决定制图格局

立即咨询
民间收藏大家:明清家具的守护者

  尽管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内地的收藏家开始渐渐有能力投入明清家具的收藏,但此时内地达到精品级的明清家具已所剩无几。除少数收藏家收藏到一批精品明清家具外,多数收藏家只能借助文化兴国的热潮,想方设法——或著书研究,或收购捐赠,或重拾传统工艺,或开办展馆,或抢救珍稀木材,尽微薄之力,促进明清家具的回流。

  文物学家王世襄先生是中国研究明清家具里程碑式的人物。在他之前,基本上是外国人在研究。但王世襄先生的研究比他们更为深刻和全面,他写成的有关古典家具的经典之作《明式家具研究》、《明式家具珍赏》两书,深刻反映了明清家具的全貌和发展进程,并把明清家具的收藏研究提升到一个极高的学术文化层面,为中国明清家具收藏文化的研究留下不朽一页。1998年,王世襄先生还通过香港企业家,以先买再捐赠的方式,把收购的近80件堪称经典的博物馆专题展览级别的精品明清家具入藏上海博物馆,这是当代最珍贵的明清家具收藏遗产之一,为中国收藏界做出了巨大贡献。

  著名企业家陈丽华,是满族后裔,正黄旗世家,家里许多的紫檀家具陪伴着她长大。花甲之年的她斥资2亿元建造了世界最大的紫檀博物馆,一门心思地用金钱、用心智,去沉淀、去“打磨”名贵的紫檀木,再续她幼时的紫檀情结。她几乎买空了东南亚的名贵紫檀木,邀请全国700名著名工匠仿制和修复上千件价值昂贵的紫檀家具,其中大部分是以故宫原品为蓝本制作而成,为的就是完成恢复中国紫檀工艺的梦想。

  著名收藏家马未都,在北京创立了新中国首家私立博物馆——观复博物馆。从紫檀、黄花梨到乌木、鸡翅木,从客厅、大堂到书房、宫廷摆设……馆内收藏的上千件各式明清家具令人叹为观止,其系列明清家具藏品,在民间收藏界堪称一流。近几年,他又致力于中国古代家具艺术的研究和整理,先后出版了多部专著,并举办了十多个专题展览。为进一步支持文物收藏及研究工作,马未都还为北京艺术博物馆提供藏品常年借展,向中国印刷博物馆、北京市文物局、北京石刻艺术博物馆捐赠了文物,并设立了观复文物优秀论文奖金。他还在杭州、厦门和山西建立了分馆。为把博物馆变成社会财富而不是个人财富,在运营九年之后,观复博物馆完成了改制,即——理事制企业,由全部理事承担起对这个博物馆的社会责任。用他的话说,他不会把博物馆留给子孙,而要把它完整地留给社会。“这些古董会变成一种力量,会改变一个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现状。”

  与黄花梨结缘最深的,是有“黄花梨教父”之称的元亨利古典硬木家具有限公司董事长杨波。由于海南黄花梨已近绝迹,2004年起,杨波开始雇用海南当地农民大量种植黄花梨,几年下来已经种植了20多万棵黄花梨树。有人质疑,杨波是否借此炒做,抬高黄花梨家具价格。杨波笑称:“我只是太喜欢黄花梨了,不希望这个树种消失。这些树400年后才可以成材呢,我只是不想若干年后,我们的子孙做黄花梨海外回流的蠢事。这些树我不要,就留给海南了”。元亨利在2007年国际奢侈品展览会上首次贴出中英文告示:为保护民族经典文化家具不流散海外,黄花梨木家具拒卖外国友人。而后,元亨利又在北京红木大观楼贴出“国人专购”的告示。对此,他说:“黄花梨木家具属于国家,不能让它们流失到国外。我正筹建一个博物馆,陈列它们、展示它们。那是我的一个心愿。”

  著名作家海岩说:“我饿急了的时候,把大米饭排在第一位,吃饱了……再想享受的时候,黄花梨木最让我激动。”七年前,已在文化、影视界展露锋芒的海岩,在朋友的怂恿下,机缘巧合般地走入了古典家具的世界,并很快被黄花梨那诱人的纹理、淳厚的暗香所折服。七年后,已成功跨界收藏的海岩,倾其所有,建立了黄花梨养习馆,收藏了罗汉床、官帽椅、几案等上百件精美的黄花梨家具。这几年的绝大部分业余时间,绝大部分收入,他都投给了黄花梨。有朋友以好车向他炫耀时,海岩却在心疼地盘算:“这些钱如果买个黄花梨条凳该多好!”可见,他对黄花梨的一见钟情,已经到了不能自拔的地步。

作者:家具设计课堂 发布时间:2020.02.18

家具设计课堂是国内做家具设计在线教育的线上培训机构,初入家具设计行业的准家具设计师建议在此技术提升。跟阿忠学家具设计,月薪8000只是起步!您想找一份高薪设计类的研发工作,或许家具设计课堂能帮您实现您的初衷愿景。报名学习QQ:415284424。

系统化培训家具结构设计师从家具设计课堂开始

家具设计圈致力于打造卓越的家具设计师人脉圈子,为家具设计师提供一个学习、交流、合作的圈极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