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具设计师培训班实战课程

跟阿忠学家具设计,月薪8000只是起步

当前位置:

网授培训费

¥4800报名学习

家具设计师人才培训基地

设计素养决定制图格局

立即咨询
涨知识:给你介绍一下明式家具!

  明式家具之所以能在海内外亨有美誉,其大量选用质地坚硬、色泽幽雅、肌理华美的珍贵木材是一个重要因素。如前文所述,明式家具所选用的黄花梨、紫檀、鸡翅木、榉木等木材,其木质自身就有着优美的色泽和肌理,黄花梨温润,紫檀静穆,乌木深沉等。这些木材经磨光打蜡,充分展示了木材本色的自然美,加之铜饰件等的衬托,更显得精美绝仑,富有艺术感染力。

  明代家具是中国古典家具的顶峰,而黄花梨家具是明代家具的杰出代表。而事实上,明朝的皇室贵族和文人士大夫阶层并不特别钟情于使用黄花梨、紫檀等硬木制作家具,这些材质的家具只占明代上层社会家具中的一小部分,其等级和价值也并不是最高的。  

  明朝万历皇帝朱翊钧奢侈无度,在打造器物玩好方面尤其出手阔绰。据《工部厂库须知》记载:万历十二年(1584年),“御前传出红壳面揭帖一本,传造龙凤拔步床、一字床、四柱帐架床、梳背坐床各十张,地平、御踏等俱全。合用物件除会有鹰平木一千三百根外,其召买六项计银三万一千九百二十六两,工匠银六百七十五两五钱。”

  杉树为常绿乔木,高可达三十米以上,产于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明朝时,为了便于储运,大木一般分两段取材,从根部至中部截取的部分称“平头杉木”,其两端的粗细相差不多,可做梁、柱等;从中部至树梢的部分称“鹰架杉木”,其梢端较细,可做脚手架(古称“鹰架”)等。所以,同等标号的杉木圆材,后者的围径比前者都要小一些,售价也低于前者。例如,平头杉木的一号者长三丈七尺,围三尺,每根值银三两九钱五分;鹰架杉木的一号者则长三丈,围二尺一寸五分,每根值银一两二钱,以此类推。

  杉木在明朝时分油杉、香杉、土杉等品种,木色淡黄或白,质细纹直,有香气驱虫,较耐朽防蛀,易于加工,为软木之良材。其比重轻,灰蔴附着性强,缩胀率低和不易翘曲开裂的特点,尤其适合于制作灰蔴底漆饰家具的胎骨。杉、楠两种木材皆为明朝主要的皇木品种,但就宫廷家具的用材比重而言,则以杉木为首。这一千三百根鹰平木还只是特别增拨的,常例的宫廷家具用材主要为杉木板枋,均经大运河从南方运来,系由留都南京的工部衙门负责采买并起运至京师。

  明朝时的通州运河码头建有皇木厂作为仓储。据《大明会典》记载:“司礼监御作房成造书画柜匣等项杉木板枋,每年两次,每运六百块,如御用监例。”这一记载在万历晚期编撰的《工部厂库须知》中得到佐证:“司礼监成造……其板枋六百块,至今每年仍旧起运。”明朝宫廷的司礼监年年都要差官去南京的工部厂库抽取杉木板枋,每年分两次解运,由南京工部拨船运抵通州张家湾,再用车载转运至该监,仅运费就需银四百五十两,成本相当之高。

  “每运六百块”,即使保守地按每年运六百块计算,仅司礼、御用两监就共运杉木板枋达一千二百块之多,构成了“上用”(指御前使用)家具的主要用材。明朝负责修理宫廷家具的内官监所领取的木材品种也可以证实这一点,据《大明会典》记载:“内官监修理年例、月例家伙物件,每年一次,杉木一百二十根、榆木八十根、散木二十根、杉木连二板枋八十块、椴木四十根。”

  综上所述,关于明朝宫廷家具大都以硬木,特别是黄花梨木制作的说法其实是错误的。明朝宫廷一般并不向商人召买硬木,主要来源是指定广东省按年入贡,而贡木的数量很少,并不侧重于黄花梨木。

  明式家具不能作为断代的标准

  由于明代硬木家具的流行起步较晚以及清初南方频繁的拉锯战损毁所致,我们今天所看到的绝大多数明式黄花梨等硬木家具,虽称为明式家具,但却并不是明代后期制作的家具,甚至还要晚于清代早期。  

  明式家具的许多经典造型和纹饰都是明代家具中所没有出现或者流行过的。明人的家居陈设比较疏朗,家具的体量相对偏小,造型设计注重移动使用和一器多用,流行简洁牢固的腿间直枨和高拱顶牙式罗锅枨,下移式罗锅枨比较少,罗锅枨的拱度大,用料较粗壮,三角支撑的意识明显。清人的家居陈设逐渐密集,家具的体量增高变大,造型设计趋于固定使用和功能细化,明式家具中常见的小拱度下移式罗锅枨和罗锅枨加矮老、卡子花等造型富于装饰性,主要在清代流行。明代时还没有流行劈料圆裹圆的家具,这种造型是清代苏作明式家具的流行款式。明代家具的三弯腿比较舒展,清作明式家具的三弯腿常作垂直微拐。明代家具的内翻式马蹄足比较矮扁,清作明式家具的内翻式马蹄足逐渐变高。

  此外,在纹饰方面,明作的卷草纹粗犷写实,清作的卷草纹细柔抽象。明作的龙发多上扬,清作的龙发多散披。明作的麒麟纹多蜷卧或仅前肢立起,清作的麒麟纹多四肢站立。明作的透雕比较圆转朴实,清作的透雕趋于方折纤细。在铜饰件方面,明作的锁插多为象鼻形、方形,面叶多为条形、长方形,拉手多为环形,提手的两端一般向外撇出。清作的锁插多为如意形,面叶多为圆形、菱花形,拉手的花式繁多,提手的两端一般向内弯曲。

  上面所述是明代家具的普遍特征,但出现早于流行,清代家具的某些特征最初生成于明代。且以黄花梨为代表的明式家具和以紫檀为代表的清式家具之间的历史分野,并不在明清两代之交,而应在乾隆十年(1745年)左右,乾隆皇帝开始酷嗜雕刻繁缛的紫檀家具,从而引领了清中期上层社会家具的发展方向。因而,明式家具只是艺术概念,不能作为断代的标准。我们应该正确地理解“十清不及一明”的意义,明式并非明代。

  髹饰家具是当时身份地位的象征

  而明朝的文人士大夫阶层同样极为崇尚漆饰家具,在《天水冰山录》、《金瓶梅词话》等文献著作中有很多关于漆饰家具的记载,却很少或几乎未提到硬木家具。根据《天水冰山录》记载:严嵩府宅中共有多达八千四百八十六件家具,以漆饰为主,涉及硬木的基本是小物件,家具中仅有“素漆(按:髹漆后未加纹饰)、花梨木等凉床四十张,每张估价银一两。”花梨木凉床和素漆凉床的变卖价格是相等的,均属于中等档次。与之相比,带描金的漆凉床每张则估价为银二两五钱,高出近两倍。晚明苏州的著名鉴赏家文震亨在《长物志》一书里,最为推崇的是古黑漆断纹家具和明朝的内府填漆家具。

  可见,当时拥有和使用全朱红的漆饰家具是身份与地位的象征,民间也不乏有使用丹红、矾红等近似于朱红的油漆髹饰家具。明代中期以后,法纪逐渐松弛,高官士族都以拥有朱红漆家具为荣。万历年间的刻本《金瓶梅词话》第四十五回,描写西门庆购买了白皇亲家的两架朱红漆架子铜锣铜鼓,帮闲清客应伯爵吹捧说:“朱红彩漆,都照依官司里的样范。”说明这两架朱红漆铜锣铜鼓原来属于民间禁用的礼器。明代漆饰家具要比明式硬木家具少得多,目前市场价格远低于收藏价值,具有较好的升值空间。

  如果你喜欢黄花梨、小叶紫檀、大红酸枝等红木家具、工艺品、手串,如果你对金丝楠、崖柏根雕与随形摆件等感兴趣。欢迎加【微&信】xianzuojia 和小编一同探讨与学习。

作者:家具设计课堂 发布时间:2020.02.18

家具设计课堂是国内做家具设计在线教育的线上培训机构,初入家具设计行业的准家具设计师建议在此技术提升。跟阿忠学家具设计,月薪8000只是起步!您想找一份高薪设计类的研发工作,或许家具设计课堂能帮您实现您的初衷愿景。报名学习QQ:415284424。

系统化培训家具结构设计师从家具设计课堂开始

家具设计圈致力于打造卓越的家具设计师人脉圈子,为家具设计师提供一个学习、交流、合作的圈极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