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具设计师培训班实战课程

跟阿忠学家具设计,月薪8000只是起步

当前位置:

网授培训费

¥4800报名学习

家具设计师人才培训基地

设计素养决定制图格局

立即咨询
明清笔筒的鉴藏知识

  笔筒是文房用具之一,为筒状盛笔的器皿,多为直口、直壁,口底相若,造型相对简单,少有大的变化。有关笔筒的文献记载,最早见于三国时期。到明末,由于政权不稳,文人厌恶政治,逃避现实,大兴奢靡之风,一味追求生活中的美器。笔筒作为案头文具中最具装饰性的代表,备受追捧。文人雅士无不以获取美器为荣。据《广志绎》载:“如斋头清玩、几案床榻,近皆以紫檀、花梨为尚……雕镂亦皆商周秦汉之式,海内僻远皆效尤之,此亦嘉、隆、万三朝为盛。至于寸竹片石,摩弄成物,动辄千文百缗。”这一时期,文人自制成癖,工匠穷极工巧。许多精美绝伦的笔筒,令今人叹为观止。

  现在多以明清笔筒传世极多,虽形制变化不大,但材质却颇为丰富。有竹、瓷、木、铜、象牙、玉、水晶、端石、漆等。从装饰方法上看,有刻、镂、雕、绘等,以瓷笔筒为例,有青花、五彩、粉彩、三彩、颜色釉等。笔筒为文房用具中器型变化最小,装饰方法最为丰富的品种之一。清三代(康熙、雍正、乾隆)以前的瓷笔筒,因存量很小,一直是藏家追寻的目标,但晚清和民国时期出产的瓷笔筒存世量还很大。从年代上讲,康熙笔筒属藏家难得之物,市场上大量带康熙款和画风的瓷笔筒其实大多为晚清同治、光绪年间仿造,鉴定两者区别,需要从釉色、造型、画意笔法仔细研究。

  【笔筒风雅推竹刻】

  竹为文人喜爱之物,所谓“宁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是也。竹为气节之象征,文人雅士多以竹雕笔筒为清供之物,赏之用之。明清之际,苏州、嘉定、金陵、扬州、广东这些地方的竹刻工艺十分流行,竹刻名家辈出,他们将中国画中的山水、人物、花鸟、亭台楼阁等章法结构再现在笔筒之上,表现出当时文人隐逸的思想情趣,使竹雕器物由实用型开始向实用和欣赏兼备的类型转变,并逐渐成为收藏者的心爱之物。

  今天我们常常提到的嘉定竹刻,即为明代朱鹤始创,这个流派明清两代均出现了许多著名的竹刻艺术大师,如朱小松、朱三松、封锡禄、周芷岩、张希黄等等。值得一提的是,朱鹤、朱小松、朱三松为祖孙三代,世人合称“朱氏三杰”,所制笔筒参用圆雕、透雕和高浮雕诸法,刀法深峻,立意古雅,题材纹样以人物故事为多。迄今所见最早的一件笔筒是南京博物院藏朱松邻制松鹤纹竹笔筒。

  【名木纷纷为笔筒】

  木制笔筒在明清之际亦较为常见,有紫檀木、黄花梨、黄杨木等,技法与竹雕大同小异。一般来讲,明代木笔筒做工朴素浑厚,刀法遒劲流畅;而清代木笔筒做工精致洁润,刀法细腻,意境深幽。

  鉴别木笔筒除了要懂材质外,还应熟悉雕工刀法。现在社会上流行着一种错误观念,认为但凡木质器具,只要是硬木,就是好东西,其实不然,对于木笔筒还应从工艺水平、年代早晚等方面综合评估,用料的高档与否只是其中的一个方面。

作者:家具设计课堂 发布时间:2020.02.18

家具设计课堂是国内做家具设计在线教育的线上培训机构,初入家具设计行业的准家具设计师建议在此技术提升。跟阿忠学家具设计,月薪8000只是起步!您想找一份高薪设计类的研发工作,或许家具设计课堂能帮您实现您的初衷愿景。报名学习QQ:415284424。

系统化培训家具结构设计师从家具设计课堂开始

家具设计圈致力于打造卓越的家具设计师人脉圈子,为家具设计师提供一个学习、交流、合作的圈极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