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阿忠学家具设计,月薪8000只是起步
网授培训费
¥4800报名学习众所周知,中国古代家具以其造型绮丽,雕饰雅贵,结构精巧绝伦,材质雍容华美等特点闻名于世,其中诸多精心打造的细节部件,更是决定一件家具作品成败与否的关键环节。“门扇”、“墙板”、“面板”、“束腰”、“结子”、“椅圈”、“牙角”、“牙条”、“赶枨”等家具局部构件相互组合搭配,巧妙地融为一体。“托泥”作为家具最下方的细节部件,既承接着主体结构,也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内涵。
提到家具中的“托泥”,就不得不先提及建筑中的台基。我国古代建筑源远流长,传统建筑和家具可谓同根同源,一脉相承。“托泥”是中国传统家具中在结构功能上与台基最相似的构件,受到早期的建筑造型影响,就如同家具中的束腰形态与须弥座的束腰造型相似。这一点,使人们不能不联想到家具的“托泥”也是源于建筑的台基形态。当然,在后期的制作实践过程中,“托泥”的形态又有了独立的发展和改良。
总之,在家具的腿足不落地的情况下,随附在腿足下一圈的木框结构作为承托,此木框即为“托泥”。在一圈托泥下还常置有小足,这种小足也被称为龟足。因此,真正着地的是小足而不一定是木框。同台基的功能作用相似,“托泥”的设计使家具的底部抬高于地面,提高了腿足的防潮和通风性能。在建筑上大家也能看到造型和功能同托泥相似的构件,早在汉代,大多数的仓储类建筑的底座下端就已经出现了功能上类似“龟足”的立柱支撑,起到的作用主要也是通风防潮。
从一定意义上来讲,“托泥”这一部件的产生不仅是借鉴和仿效建筑领域的成功元素,从而提升应对外部因素的功能效果;更重要的是它在功能和工艺等方面,完善了家具自身的整体性,使整体凌驾于部件之上,又使部件统筹在整体之中。
家具设计课堂是国内做家具设计在线教育的线上培训机构,初入家具设计行业的准家具设计师建议在此技术提升。跟阿忠学家具设计,月薪8000只是起步!您想找一份高薪设计类的研发工作,或许家具设计课堂能帮您实现您的初衷愿景。报名学习QQ:415284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