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阿忠学家具设计,月薪8000只是起步
网授培训费
¥4800报名学习阿木/文
(中国红木古典家具网原创文章)
盒与箱同属有盖的箱柜类家具,在我国使用已经有上千年的历史,早在唐宋时期就已经广泛使用,形制各有不同,有圆形、扁圆形、方形、长方形,至于长方形提盒的样式到了明代才被基本固定下来。提盒就是一种多层合一、盛放物品的器物,是古时候用于送饭、送礼的专门工具,因为它用对称的提梁托着盒子,所以被人们称为提盒,专门运送食物的亦称食盒。
明代的提盒大约分大、中、小三种类型。大者高达一米、长也近一米,分多层,层层紧扣,棱角处多以铜叶或铁叶包镶,用圆形钉咬紧,每层两侧安金属接环,提梁居中也置一金属环,这样可以使前后两人扛木穿环肩挑,因此这种大提梁盒确切地说应称为扛箱或套箱,与现今的行李箱的作用差不多,多为大户人家出行时令仆佣下人扛挑随行。中者为一人肩挑两件的提盒,多置放食品之用,也称之为食格,一般形体不大,也可用作行李存放,出门由仆佣挑着出行。宋人《春游晚归图》中就有挑箱的人物。小者为一手便可提携的提盒,一般商铺店肆常备的多为白木制作,也有竹子制成的,以漆罩满器物,形制略为粗糙,仅盖盒一层,为送食品及其他小型货物所备,至于串街卖熟食的小贩,如卖熏鸡蛋、糕干等也可以挎着。
明代文人发现这种颇具民俗色彩的提盒非常耐人寻味,便参与设计,使其形体更为精巧,而且制作工艺极为细致,用材多为黄花梨、紫檀、鸡翅木等上品硬木制作,承传至清,黄花梨告缺,则多以紫檀、酸枝木制作。这种精致的提盒兼有欣赏和实用的功能,可以作为清雅小木器陈设在文人或上等人家的案头,他们外出会友、赴私塾书院上学时,则充当盛放毛笔、墨盒和印章的用具。在传世作品中,保存完好的黄花梨小提盒存世较少。
此外还有各式提篮,这些小家什不论是木制的、竹编的、漆绘的,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古色古香,很有观赏性。
红木 中国红木 红木家具 红木选购 红木家具保养 古典家具
家具设计课堂是国内做家具设计在线教育的线上培训机构,初入家具设计行业的准家具设计师建议在此技术提升。跟阿忠学家具设计,月薪8000只是起步!您想找一份高薪设计类的研发工作,或许家具设计课堂能帮您实现您的初衷愿景。报名学习QQ:415284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