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的顶箱柜大量使用了雕刻和镶嵌。
顶箱柜又叫四件柜,为居室组合家具,由顶柜和底柜两部分组成,可组合可拆分,恰好四件,故而得名。因为上面的小柜与下面的立柜相连,一竖到底,故也称顶竖柜。因为顶箱柜形体较大,所用材料就非常讲究甚至挑剔,这也就是顶箱柜的价格很高,或者说投资价值很大的重要因素之一。
在明式家具中顶箱柜多为黄花梨所制,顶箱柜是大件,可用之料难得,在选料和色彩纹理搭配上的审美效果就更不容忽视。在生产以前,每一块料生产什么家具,用在哪里就已经有了规划。顶箱柜的柜门如果能够由独板制成基本上就是一种奢望,一般都要拼板。拼板一定要对称,要协调,不论色彩还是纹理都要给人和谐之感。往往为得到可以制作一件顶箱柜的板材,可能要等一年半载。
到了清代,顶箱柜更加盛行,由于黄花梨料的减少,出现了大量的紫檀柜。都是珍贵的木材,但是紫檀和黄花梨有很大的不同。一个天生华丽,另一个静穆沉古,同是良材,各有千秋。清代,顶箱柜在艺术表现上有很大突破,尤其是紫檀等深色材料制成的就更加突出。而且大量使用了雕刻和镶嵌。在雕刻上选材非常广泛,除了皇室传统的龙凤,还有山水、花鸟、八宝、明八仙、暗八仙等,在镶嵌上也有玉石、象牙、黄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