觅真
图一
大家都听说过人有“闷葫芦儿”,可又有谁能想到橱中也有一个“闷葫芦儿”,那就是今天我要说的“闷户橱”。
闷户橱被称为“闷葫芦儿”那可不是闹着玩的,是有事实依据摆着的。
闷户橱兼有承制和储藏两种功能,橱面和桌案一样可以摆放物件,更为重要的是它有一个可以存放东西的空间——闷仓,我想这也是闷户橱名字的由来吧!
闷户橱是一种家具的总称,包括一个抽屉的,两个抽屉的和三个抽屉的,更多抽屉的就很少见了,又因为两个抽屉的又有别名“联二橱”或简称“联二”,三个抽屉的叫“联三橱”或“联三”,因此。“闷户橱”这个形象的名字,就更多用来作为一个抽屉的名称了。
但是一个抽屉的闷户橱还有其他名称,又叫“柜塞”。由于过去北京的小康之家习惯将一对中等大小的顶箱柜贴墙而放,两柜之间,放闷户橱,三件恰好占满一间后墙或山墙的长度,闷户橱比较矮,不会挡住后墙正中常有的高窗,因此常把它塞在中间。这也是它为什么又叫“柜塞”的原因。
于是,这个可怜的“闷户橱”,就从一开始的一种家具的总称,逐渐地缩小范围,先是“联二橱”、“联三橱”从中脱离出去,后来又有“柜塞”和它共同分割“一个抽屉”的天下,您说它不“闷”才怪呢?
图二
注:图一是一只有两个抽屉的闷户橱,也叫联二橱。橱面如同翘头案,下有二个抽屉。抽屉之下,又有闷仓。闷仓之下又有牙板装饰。抽屉面上有铜拉手。是一件非常实用的家具,至今民间还在使用。
图二是一只有三个抽屉的闷户橱,也叫联三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