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品凝重
紫檀牡丹纹扶手椅
这种搭脑和扶手都不出头的扶手椅,北京匠师又称“南官帽椅”。
椅足外扎,侧角显著。椅盘前宽后窄,相差几达15厘米。大边弧线向前凸出,平面作扇面形。搭脑的弧线向后凸出,与大边的方向相反。全身光素,只靠背板上浮雕牡丹纹一团,花纹刀法与明早期剔红相似。椅盘下三面设“洼堂肚”券口牙子,沿边起肥满的“灯草线”。管脚枨不但用明榫,且出头少许,坚固而不觉得累赘,在明式家具中不多见。它应是一种较早的手法,还保留着大木梁架榫头突出的痕迹。此椅气度凝重,和它的尺寸、用材、花纹、线脚等都有关系。但其主要因素还在舒展的间架结构,稳妥的空间布局,其中侧角出扎起了相当大的作用。有的清代宝座,尺寸比它大,用材比它粗,但并不能取得同样的凝重效果。
注:椅盘:椅子的屉盘,一般由四根边框。中设软屉或硬屉构成。洼堂肚:牙条中部下垂,成弧线状。常见于椅子上的券口牙子。灯草线:饱满的阳线。(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