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具设计师培训班实战课程

跟阿忠学家具设计,月薪8000只是起步

当前位置:

网授培训费

¥4800报名学习

家具设计师人才培训基地

设计素养决定制图格局

立即咨询
“床”——想说爱你不容易

作者:伟为


  在北京的收藏界里,提起马未都先生,可谓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从一个草根收藏家到开办个人博物馆曾经轰动一时,此番登上《百家讲坛》,更是引起了广泛关注。1月2日在《说家具收藏》第二集中马未都先生抛出自己观点:李白名句“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的解释长期被误读,李白说的床不是指现在意义上睡觉的床,而是马扎儿,古时候称“胡床”。唐代的建筑门是非常小的板门,不透光,窗也非常小,月光是不可能进入室内的,尤其是当窗户糊上纸的时候。所以李白是在院子里坐着而非大家一直以为的在室内。并以李白的另一首《长干行》中的诗句“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来进一步佐证自己的观点。
  一石激起千层浪,就在第二天,湖南娱乐频道总监张华立在其博客上提出了反对意见。他认为“床”就是指睡觉用的卧具,因为“月光遇到床,都是那么软乎乎的,更容易思绪翩翩”,他也用了李白的另一首诗来佐证自己的观点,“床中绣被卷不寝,至今三载犹闻香。”并例举了诸如李贺的“梦中相聚笑,觉见半床月。”杜甫的“布衾多年冷似铁,骄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白居易的“独向檐下眠,觉来半床月。”等唐人诗句来证明“上述诗人的‘床’纷纷与月光不期而遇,人家遇得,李白就遇不得?薄薄窗纸怎么能关得住月光?”。
  随即,网友们展开了一场激烈的争论。有支持“马扎儿说”的,有支持“卧具说”的,更有提出自己见解“井栏说”的。


(摘录部分网友留言原文)


[马扎儿说]


  “其实小马扎确实比较合适。接下来那两个动作比较说明问题,举头和低头,躺在床上没法做这俩动作。”
  “北方现在也把板凳叫板凳床。”
  “好多人说过这个床的事儿,搞古代文学的人也否认过这个是卧具,说是坐具。各有个的理,也没太影响诗的大意。只是卧就没法低头了,这是肯定。
  “李白躺在床上怎样举头,又怎样低头?也许以前的诗中的床,就是睡觉的床,但这次,一定是指马扎儿。”
  “农村称小板凳叫床子”


[卧具说]


  “卧具也好,坐具也好,坐卧具都好,甚至是与坐卧扯不上关系的‘井栏’,都可视为学术开放、百家争鸣的表征。只是争鸣归争鸣,可以引进小学课堂的,我认为还是传统的卧具床为好。”
  “《说文解字》中‘床’释义为坐卧之具,即可以当作床,也可以当作椅子来理解,在唐诗中,其义可以根据诗的上下文而论定。不过,唐诗中‘床’指卧具的多一些。”
  “小时候住在小城,睡觉不关窗是常事。半夜醒来,真的会看见月光进屋,一地‘银霜’。李白要真坐个小马扎如此浮想联翩,好像也不大可能。若真是在院中流连,定会轻轻走动,一面抬头望月,岂不更美哉。至于‘举头’,其实也好解释。古时修建房屋空间较高,窗格也远远高于床头之上,睡意朦胧,遥望窗外明月,若不‘举头’明月怎能入眸?若不‘低头’怎能瞧见‘地上霜’?另外,一个‘疑’字已经破解了所有的疑问。如果作者是坐在小马扎上望月咏叹,脑子一定清清楚楚,何来‘疑似地上霜’之朦胧恍惚之感?卧床昏昏入眠,夜半醒来,半梦半醒。诗人咏出‘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何其的贴切,何其的动人。”


[井栏说]


  “从语境上讲,‘床’应是井栏的意思。‘背井离乡’中的‘井’本来就有代指故乡之意,看到它思念故乡,符合常情。倘若大诗人是在床上一觉醒来,绝对不会怀疑室内的地上有霜,室外的井栏边就容易理解多了。”
  “辞海:床①供人睡卧的用具②古时亦指坐榻③井上围栏。具体到李白诗中的意境,我觉得第三种解释最好,第一种最不通。”
  “我觉得‘床’在这里还是应该做另外的解释,比如说‘井栏’。在床的解释中有4个意思:一坐卧之具;二盛物或载物的架子,如笔床、现代的车床等;三是井栏;四是物的基底。古人也喜欢把‘有水之处’称为故乡。在这首诗中把床解释为‘井栏’前后惯达,更有意境。”


还有的网友更支持“意境说”


  “‘床’一词应该是个多义词,在具体的语境中为何义,我认为符合人们的生活常识与逻辑即可。”
  “不论是马扎、井栏、还是床,意境没变。”
  “床在古代既指坐具也指卧具,在唐诗中出现的床,根据诗意不同,意思也不同。”
  “关键一点就是李白当时的方位,如果站在窗户边上窗户开着,这个床就是睡觉的床。如果李白不是站在开着的窗户边上,这个床就不是睡觉的床,因为举头他望不到明月。胡床不见得就是‘小’马扎,大点的马扎也是胡床,如果李白的这个‘床’大得相当于如今的藤椅之类,那说这个床是马扎也能说通的。坐在藤椅上喝点小酒,突然看到地上一片霜白,自然抬头就见明月了。另外,‘床’本也有做井栏解的。在自家后院里凭栏随便想点什么也是允许的,亦通。关键是当时李白在哪,但现在没办法知道了。”
  就此事,记者电话采访了马未都先生。马先生表示对于此事现在只是淡然处之,不愿说太多,但等到合时的时机会详尽的表达自己的观点。
  中国的古典文化意境深远,古诗作为传承有序的文字载体,一直以来得到了文学界以及传统文化爱好者的广泛关注,对古诗词的深入探讨和研究已经成为发掘和继承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对于收藏界来说,了解中国传统文化是一门必修课。在文化中体味收藏,于收藏中发现新的文化,这正是收藏的乐趣所在。
  在《百家讲坛》讲那些家具背后的故事,正应验了他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他将收藏上升到美学的观点,只有在收藏中注入更高的审美意识要求,艺术品收藏市场才能呈现出一种理性的现实状态。
  最后,借用一位网友的话“没必要这么较真,关键是人家在讲古典家具的收藏!”


本网站特别提示:未经本站书面授权,任何网站、媒体不得转载、摘编本站原创文章,违者追究其法律责任

作者:家具设计课堂 发布时间:2020.02.13

家具设计课堂是国内做家具设计在线教育的线上培训机构,初入家具设计行业的准家具设计师建议在此技术提升。跟阿忠学家具设计,月薪8000只是起步!您想找一份高薪设计类的研发工作,或许家具设计课堂能帮您实现您的初衷愿景。报名学习QQ:415284424。

系统化培训家具结构设计师从家具设计课堂开始

家具设计圈致力于打造卓越的家具设计师人脉圈子,为家具设计师提供一个学习、交流、合作的圈极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