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该使用机械,但看用在哪里!
■红木赵/文
上述二兄的意见见仁见智,各有可取之处,但也均有偏颇,偏在过于绝对化了。我并不是在此和稀泥,我只是想说一说我的认识。
我认为,传统家具制作中,不应该把机械排除在外,正如杨超先生所述,机械的应用是历史的进步。它既能省工省力,又能提高质量,我们干嘛不用它?这话真的没错。但机械也不是万能的,就拿开榫来说,太小的榫(据说6毫米以下的),还得用人工(河北大城宝德风的师傅说的),所以机械也有它的局限性。但能用机械的地方,尽量去使用,把它的作用发挥到极致,让其极尽所能,这是应该的。
但从另一面讲,我也不赞同到处使用机械,比如雕刻。不过即使雕刻,也不见得完全排除机械,那些打毛坯之类的粗活,不妨让机械\"伸伸手\",因为这些工作无所谓工艺。但精细加工时,就最好不要使用机械了。也就是说,能够体现和表现艺术创作的部分,还是用手工进行二度创作为好(设计是一度创作)。这一方面,杨超先生已经说得很细致,也很有道理,前日听演讲,明式家具学会的李晓玲秘书长打了个比方说,手工制作的好比是书法,而机械制作的好比是印刷体。书法称得上艺术,而印刷体就谈不上艺术了。这个比喻也极是。
所以概括起来说,传统家具不排斥机械,但不能什么都用机械。能够充分表现个性工艺技能的地方,用手工完成,使之把个性化的审美理解和体验通过娴熟的技艺,把它表现得淋漓尽致并入木三分,从而以形传神,出神入化,体现出它的艺术价值来。而除此之外,尽可以使用机械,使工艺上更加精确,同时最大限度地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和提高劳动生产率。这就是我的认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