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破坏了传统家具的艺术价值!
■杨超/文
我坚决反对在传统家具制作中使用机械。
中国传统家具的价值所在,就在于它的工艺性。这种工艺性体现在它的个性上。这种个性,是制作者个人能力的表现。我们可以打这样的一个比方:齐白石先生亲手画一张画,和把齐白石的画印刷成若干张画,哪个值钱?无疑是手绘的画价钱。这就跟做家具一样,手工做一张椅子,和流水线生产出一批椅子,无疑是手工做的更有价值。尤其是家具雕刻。假如10个雕刻工同时雕一种图案,其结果会是10种不同的效果。它就象人的指纹一样,绝对不会是完完全全的一致。雕刻效果的好与差,全凭工人的手艺,它的质量,决定于雕刻水平,即他的技艺。实际上,雕刻工也是创作者,他是把他对作品的理解、认识融入到创作中,虽然会千差万别,但它保持了作品的审美个性,既使有缺陷,也是美的。作品的传神之处,也就在这种个性化创作的高水平上。雕刻工中,不乏工艺大师,就是这个道理。而现在的电脑雕刻机,100个作品一个面孔,绝对的精确,绝对的精细。但它是电脑做的,无论如何,它做不出手工的韵味来。还别说机械,同样是手工活,有时照样力不能及。我就听一位师傅讲过,他说他们厂下图纸,在越南加工。可越南师傅雕的龙怎么也不如国内雕的好,尽管越南的雕工技术并不差。这是什么原因呢?是越南的工人对龙没有感觉,所以它雕不出它的\"神韵\"来。人都如此,更甭提机械了。有人说,机械是由人操纵的,没错。但不可否认,机械阻断了人的意念,阻断了人创作当时的激情,这是机雕件缺少神韵的原因。
传统家具,贵在手工!它的背后,会是那么多可以描绘的故事,它给了我们无限广阔的想象空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