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阿忠学家具设计,月薪8000只是起步
网授培训费
¥4800报名学习
明代中期至清初的苏作家具,是明式家具的典型。因其独特的风格特色反映了民族文化崇尚材质、内涵美好的本质,体现和传承着文化精神和审美情操,其技艺凝结了古代文人艺匠的智慧和品位而备受推崇。现代苏作红木,在不断继承和发扬这一传统的同时,试图通过现代人的思考和创新,追求江南文人长期津津乐道的“以醇古风流”的旨趣。
苏作家具惜木如金
提及苏作红木,红木行业的人都善意地笑其“抠门”,而正是这种惜木如金的抠门,造就了苏作红木独特而精巧的制作工艺。
历史上,无论是黄花梨、紫檀还是红酸枝,无论是漂洋过海,还是从内陆跋涉而来,苏州都并非其第一归宿。这些珍贵的材料或进贡朝廷,或在广州被大量消耗,最后达到苏州的只是很小一部分。
故宫博物院研究馆员、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胡德生介绍说,通常所见苏作椅子,除主要承重构件外,多用碎料攒成。一些椅面下的牙条也较窄较薄,座面边框也不宽,中间不用板心而用席,节省不少木料。椅子的靠背扶手,多采用拐子纹装饰。这种纹饰用不着大料,甚至连拇指大小的木块都可以派到用场,足见用料之节俭。
研究苏作红木多年,原中国明式家具研究所所长、中国家具协会传统家具专业委员会高级顾问濮安国教授告诉记者,由于受到木材资源的限制,苏作家具制作历来惜木如金,注重精打细算,这也促进了苏作家具工艺的不断精进。
在名佳红木工厂内,老匠人林师傅说,中国古代绘画书法中有“惜墨如金”之说,苏作家具也可以说做到了“惜木如金”的境界。如大件器具往往采用包镶手法,杂木为骨,外贴优质硬木薄板;小件器具更是精心琢磨,小块碎料拼接的构件常见,虽然技术要求较高,且费工费时,但都能保持美观,天衣无缝,其近乎鬼斧神工的工艺技巧,令人叹为观止。
文人官场“失意”的产物
古典家具,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承载者,它的形成和发展与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工艺密不可分。
家具设计课堂是国内做家具设计在线教育的线上培训机构,初入家具设计行业的准家具设计师建议在此技术提升。跟阿忠学家具设计,月薪8000只是起步!您想找一份高薪设计类的研发工作,或许家具设计课堂能帮您实现您的初衷愿景。报名学习QQ:415284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