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阿忠学家具设计,月薪8000只是起步
网授培训费
¥4800报名学习
明代黄花梨供桌
此供桌采用优质的海南黄花梨木,并由技术精湛的匠师来制作。采用通常的边抹攒框,装桌芯板的面子做法。束腰与大型牙板一木连作。四条巨型三弯腿,呈45°角喷出。这在传世的明代桌类家具中有一定的创新性,而且在具体构造处理上也十分合理。桌腿上面用双拼与桌面边抹相交,下面又植于托泥之上,使桌腿上下都有稳定的着力点,既有很好的强度,又有足够的刚度。因此历经数百年的风风雨雨,没有散架,基本完整的展现在广大观众面前。这和这件供桌的科学合理性是分不开的。
再有,此供桌上设矮栏杆,下设托泥,上下呼应,中间有力的“S”形腿,很有新意,造型鲜明而又个性张扬。再加上各个部件之间比例匀称、得体,使此供桌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和视觉冲击力,看上一眼,终生难忘,是一件不可多得的艺术珍品。
内涵丰富
作为摆放供品和香炉,其实有一个桌面就能满足使用要求,那为什么还要三面放栏杆呢?
这不排除有造型方面的考虑,然而应当还有更深层次的文化内涵。
大家知道香几、供桌不同于一般桌椅板凳。它是为了满足人们对祖先、对神灵表达美满生活企盼,而搭建的与神灵沟通的平台。因此香几、供桌与一般家具相比,更应当具有一种圣洁的、神秘的色彩。
正因为如此,我们回过头来看这件长方形供桌。没有栏杆,在使用过程中就会出现今天人站在前面,明天人又站到后面。当主祭的人站位变换,受祭的神灵和祖先的位子也会随之改变。这种人、神错位的现象,减少了祭祀和通神活动的圣洁性和神秘性,必然影响这种求神祭祖的诚信度。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古代工匠在供桌三面设立了栏杆,这样很好地解决了人、神位置变换的现象。有了三面栏杆,祭祀时,人、神的位子就确定了下来了。因此栏杆的设计,不仅仅是造型上好看不好看的问题,而是在深层面满足了人们对供桌使用的心理因素的要求,因此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陈增弼)
(原载于 请勿转载)
家具设计课堂是国内做家具设计在线教育的线上培训机构,初入家具设计行业的准家具设计师建议在此技术提升。跟阿忠学家具设计,月薪8000只是起步!您想找一份高薪设计类的研发工作,或许家具设计课堂能帮您实现您的初衷愿景。报名学习QQ:415284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