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刚的收藏爱好始于童年,幼时,他就常和父亲一起去逛长春的“桃源”旧货市场。而真正开始自己的“淘宝”行动,始于七年前,至今一发不可收拾。潘家园一带旧货市场的地摊、古玩城都成为王刚演戏之余徜徉的宝地。
但是,任何地方的古玩市场都不免鱼龙混杂,随时都在考查藏家的眼力。王刚毫不避讳自己“交学费”的经历。
王刚说,他第一次到一家古玩店去的时候,正值傍晚时分,几缕斜阳照在柜子中的几件瓷器上,让人看不真切。老板很客气,拿出一件崇祯青花莲子罐让他过目。即使光线昏暗,他也一眼看出这件瓷器“不对”,对老板说“换一件吧”。
“好眼力!”没想到,老板根本没跟他做任何理论,反而是一番带着崇拜的赞许之辞,令人很受用。一会儿,老板又拿出另一件给王刚,这次他看了看对老板说:“这就对了。”
“好眼力呀!”付钱时,老板又是一番赞叹。“尽管最后成交的价格只是要价的五分之一,令人不免生疑,但由于我心里被他忽悠得很舒坦,不禁有一种得胜回家的感觉。我还特意让老板把那件‘不对’的小罐也一同带走,准备日后让朋友们对比一下。”王刚稍微顿了一下,继续说道:“没想到,第二天中午我再拿出那只小罐在阳光下看了看,结果发现这个也不对,只不过仿制得更像而已。怀着几分气恼,我杀回那家古玩店去,只见店主还没有把昨天的钱袋收回。我把两只小罐往柜台上一放,正准备和他理论,没想到他笑着把钱袋往我面前一推,又是一句‘好眼力’,把我搞得一点脾气都没有,反而不好意思退货拿钱。最后,我对老板说,钱就放这儿,你们这儿到底有没有‘对’的东西,过一阵儿我还来看。一来二去,我不仅没和这家店主闹掰,最后还真的在他那儿淘到了好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