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盘 江西南昌火车站5号东晋墓出土了漆托盘,木胎,斫制,长方形,四边上翘,两侧有长方形耳,平底。盘内髹红、黑漆,双耳及外底髹黑漆,色泽鲜明。高2.55厘米,长37.9厘米,宽29.6厘米(图七、八)。此外,南昌火车站东晋纪年墓也出土了漆托盘。
(图七)
(图八)
●耳杯 与汉代漆耳杯相比出现了犀皮工艺的漆耳杯。东吴朱然墓出土了2件犀皮黄口耳杯。皮胎,椭圆口,平底,月牙形耳,耳及口沿镶鎏金铜扣。器身属“黑面红中黄底片云斑犀皮”,表面光滑,花纹自由流畅,如行云流水,匀称而富有变化。保存完好,证明耐腐蚀性强。高2.4厘米,长径9.6厘米(图九、十、十一)。耳杯的发现,把犀皮漆工艺提早了600年,完全能证明早在三国时期犀皮漆器工艺生产已达到完美阶段。其他耳杯在江西南昌东晋、西晋墓中也被发现。
(图九)
(图十)
(图十一)
●盒 安徽马鞍山三国东吴朱然墓出土了锥刻戗金漆盒盖,盒身已失。盖木胎,胎内外两侧先粘贴一层粗麻布,再涂漆腻,然后外髹黑红漆,内髹赭红漆。顶面和四侧针刻青龙、白虎、朱雀、麒麟和天禄等带翅神禽神兽65个,神禽神兽间用行云纹相贯联,其中最精彩的是两面还刻有人物。锥刻线条简练流畅,神态逼真。刻纹内戗金。高11.5厘米,边长22.6厘米(图十二、十三)。三国朱然墓锥刻戗金漆器的出土,填补了戗金工艺发展史中始创的空白。
(图十二)
(图十三)
此外,1965年辽宁省北票县西官营子村北燕贵族冯素弗墓出土了十六国时期嵌骨长方漆盒,该盒表面黑漆,用菱形骨片作镶嵌,虽已残破,尚能看出平列成行的几何纹图案。墓主卒于415年。此盒为现知较早的嵌骨漆器。明、清流行用兽骨嵌出人物、山水的黑漆或朱漆箱匣,概由此发展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