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张亚池
(本网原创文章)
5.2 皖南民俗家具的布局、品类和特征
皖南民居中家具的布局,体现纲常伦理对称固定的布局形式,有丰富的理学思想、宗族信仰等人文内涵。分厅堂家具、书房家具、卧室家具和其他类家具。
5.2.1厅堂家具
上房的明间叫厅堂。宋人《事物纪原》中说“堂,当也,当正阳之屋;堂,明也,言明礼仪之所。”这说明了厅堂在传统古民居中的重要地位。作为礼仪之邦的华夏民族,对其居住建筑的会客功能尤为重视,几乎所有的古代住宅中,不论是官邸还是民宅,都有待客的厅堂。厅堂不仅是家庭生活的起居空间,也是拜祭祖先、婚丧嫁娶、寿禧庆典、教化子女的重地,是家庭的礼制中心,家长制的象征。
1.圆桌;2.凳;3.方桌;4. 椅;5.条案;6.八仙桌;7.茶几;8.花几;9.镜子;
10.花瓶;11.香炉;12. 祖宗牌位;13.前庭天井;14.后庭天井;15.水池 |
厅堂家具的布局、形制和风格具有很强的保守性,几乎一成不变,象征着儒家理学庄重、肃穆的伦理纲常(图5-2-1)。皖南民居中的家具的外形是为适应民居建筑而确定的,在陈设上讲究规范化和对称性,正厅一般都有一个太师壁的布局,厅堂后金柱间安装樘板,称为太师壁,中间是一副中堂画,两边是楹联,太师壁的下面有张窄长的条案,称为“花条”。花条过去供祖先神主,设香炉神台;近代则摆放自鸣钟,钟的东边摆瓶西边摆镜,取其谐音为“终生平静”,祝祷在外经商的男主人平安顺利。条案前是八仙桌,两边配有太师椅各一把,是主人和客人落座之处。中堂两边,沿分隔堂屋和卧室的樘板对称各摆椅子和茶几,每侧三椅二几。厅堂共有一张花条、一张八仙桌,八把太师椅,称为“一堂”家具。(图5-2-2)
厅堂的家具类型有:桌类(圆桌、方桌、半圆桌)(图5-2-3)
条案类(图5-2-4)
椅类(靠背椅、太师椅(扶手椅)、交椅、圈椅)(图5-2-5)
架几类(茶几,花几)茶几最普遍,方形,中有隔板,裙板有花纹雕饰。(图5-2-6)
客厅的门通常是“商”字门。客厅中央是一张可开可合的圆桌,当其合并时,称为“团圆桌”,当其分开时,称为“半月桌”。徽商经常出门在外,若其男性朋友来访,见到“半月桌”得知男主人不在家,由于古代讲究“男女授受不亲”他们就离开了,若见到的是“团圆桌”就意味着男主人已归,可以入书室拜访,故这种圆桌被称为“最早的信息工具”。(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