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3 镶嵌
在建筑和家具中都有利用各种材料进行镶嵌装饰的手法,所用的材料多种多样,如嵌木、嵌石、嵌瓷、嵌金银、嵌螺钿等等,通过不同材料不同的质地、色彩、纹理的对比,得到丰富独特的装饰效果。
在明清的硬木家具上,镶嵌的工艺已发展到高峰,在椅的背板、桌案的横板、床屏、柜门等处都可嵌以不同的材料。如明式家具中就常有背板镶嵌大理石或瓷的座椅(图4.25)。清代家具中镶嵌的装饰更为普遍,材料也更丰富,除木、石、瓷、螺钿之外,还常用琥珀、玛瑙、珊瑚、宝石等,技艺精良,华美富丽(图4.26、4.27)。
在建筑中镶金嵌玉的装饰手法也是常见的,尤其在室内装修中更为常见。隔扇(图4.28)、门罩、屏风等介于家具和室内分隔物的构件上常用到镶嵌的手法。还有室内的陈设物,如桌上的坐屏(图4.29)、墙上的挂屏(图4.30)都有镶嵌石或瓷等材料的装饰手段,与室内的家具风格和谐统一。
4.2.4 金属饰件
由于木材本身不如石材等耐久,易受外界影响而遭破坏,因此不论是建筑还是家具,在其节点、端角等处都常以金属包裹而起加固保护作用,另外为满足开启、提拉等功能的需求,也采用金属的构件。这些金属件在实用的基础上又通过简洁优美的几何形状富有寓意的纹样图案,以及金属与木材质感的对比而兼具美化装饰的作用,成为建筑和家具装饰手法中的一个组成部分。
以明式家具为例,常用的金属饰件有合页、面页、吊牌、锁、拉手提环、包角等,使用在箱子的四角、橱柜的门扇、椅凳的座角足端等处,在满足实用功能的基础上又具有优美的造型美感。如面页、合页常作圆形、矩形、如意云头形等,吊牌多做成桃、葫芦、鱼、蝙蝠等形状,通过变化多端的轮廓取得装饰的效果。金属饰件常以白铜为材料,有的还镀金,其金属的光泽与木材的纹理相互衬托,造成质感及色彩上的强烈对比,给人以独特的美感(图4.31-4.34)。
为加固节点和保护构件 ,建筑上的金属饰件与家具的饰件在种类、使用部位、艺术效果等方面都十分相似。如在大门上是金属饰件较多的部位,与家具橱柜的门扇部位一样,建筑大门上也有合页、面页;门板中央常有一对金属门环,形如兽面,称为铺首(图4.35、4.36);在大门下边还有包页,常表面贴金,饰有龙、流云等图案,有防止门板散落及装饰的功能;另外在大门中常见的门钉实际上也是加固连接门板穿带的结构件,出现在门板上成排的圆钉就是这些铁钉的钉头,成为一种独特的装饰,并逐渐被赋予了社会意义,门钉的数量已成为区分建筑物等级的标志(图4.37)。金属饰件在建筑、家具的尺度中以点的形式出现,其比例、位置都经过精心构思,繁简适度,与主体相得益彰,使之倍增光彩。(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