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阿忠学家具设计,月薪8000只是起步
近期,一家从事红木家具生产的企业在第15个全国法制宣传日,公开“绿色”销毁了90根冒充小叶紫檀的赞比亚血檀,以此表示“打假”的决心。从粉碎机进去的是原木,出来的是木屑,再从锅炉出来就已经化为乌有了。这一震撼人心的举动引发了业界的持续关注,有支持之声,也有质疑之论。就此,本报采访了该企业的董事长及业界的相关专家、人士,并比对小叶紫檀,就血檀的特性、市场走向进行了深入分析。
销毁血檀
警示消费者
赞比亚血檀,这一新兴木材日前为业界所熟知,按此次进行“绿色”销毁的劲飞红木董事长吴新建的说法,就是始于他2013年发现自己花了1500万元买下的206根木料竟然是“冒牌货”,并为此打起了官司。
吴新建告诉记者,这批假紫檀是他们在2012~2013年期间,从福建仙游木材商处购买的。“选料的时候,每一根我都看过、切过、闻过,为什么会走眼呢?就是因为这批货是用香精、染料和油泡煮过的,油性很高,颜色也足,感觉和真正的小叶紫檀没有任何差别。放了一年多,我们才发现有问题,锯子锯到中间就发白发黄。我们拿了其中4根进行鉴别,都确认不是小叶紫檀。而血檀的价格和小叶紫檀相差了几十倍,为此,我们开始了漫长的诉讼过程。如果不是因为我们打官司,国内还没有几个人知道血檀。其实2011年前后,血檀就进入国内了,全都按照小叶紫檀卖。我们站出来说这个是假的,其他人才承认这是血檀,才慢慢将两者分开来卖。但法院要求我们必须每一根木头都做鉴定,否则就只能退那几根鉴别过的。最终我们退货失败。为了警示消费者,我们决定将这批假紫檀"绿色"销毁。”
就这样,该企业建立了“假紫檀案陈列室”,除了摆放3根假紫檀原木雕刻的工艺品,还留下3根经过送检的“铁证假紫檀”用于科普教育。其余的200根,主要分两次粉碎:在2015年12月4日全国法制宣传日和2016年的3月15日各销毁90根假紫檀原木;剩下的在每年“3·15”和“6·24”各销毁两根。
吴新建说:“这个决定也是纠结了很久才做出的。有人让我们不要销毁,因为有价值;有人说要么就捐了。在"绿色"销毁之前,我们也私下里对消费者做了一个调查问卷,80%的消费者觉得我们不处理掉,依然可能是"诈捐"——前门捐了,后门就拉走了,只要给人家100万元,人家就很乐意跟你配合着作假。这结果让我们明白,消费者确实担心我们将其做成所谓的紫檀家具流入市场。应该说是消费者让我下了决心进行"绿色"销毁。”
北京家具行业协会会长何法涧表示,目前红木家具市场还存在许多不规范因素,这次购得假紫檀事件便是典型案例,协会高度关注此次事件。
做法极端 质疑作秀
木本无罪 毁之不妥
不过,这一场看起来轰轰烈烈的义举,却因为分期十年销毁,引来了“作秀”的质疑。有人不禁要问:为什么不能一次处理掉呢?跨度十年,无非是为了炒作,一年炒作一次,“作秀”大于实际意义。广州风雅颂红木家具董事长苏振戎也表示:“这样的做法,广告意味、宣传味道更大于"打假"。”
对于“作秀论”,吴新建回应:“一次"绿色"销毁90根就需要五六个小时了,时间太长,见证的记者、工商人员和消费者很难坚持得了,我们希望每个在场的人都看到,每一根假木料都真真切切销毁掉了。如果放在露天地方一把火烧了,那对环境污染很大。至于以后每次烧两根,那不过是持续性地提醒消费者,一定要擦亮眼睛。我不做假,你说我"作秀"也没关系。”
中国家具协会传统家具专业委员会主席团主席邓雪松则表示销毁木材的做法并不妥当,“红木家具行业的每位从业者都需要对来之不易的木材珍惜并心存恭谨。用销毁木材这种方式进行维权或宣传,在做法上比较极端,带有明显的泄愤情绪。木材交易的纠纷,责任都在销售行为和参与的人,木材本身是没有罪的。我们不能因为粉丝长得像鱼翅,就认为粉丝有罪,同样的,不能因为血檀长得像小叶紫檀,就说血檀有原罪而必须销毁。近年来,我们从国外引入了很多新的红木家具用材,血檀在这些材料中无论是密度、色泽还是木性都是比较好的。用血檀做的家具,按血檀的材料成本加上合理的利润,标明是血檀的材质、公开透明地进行销售,是不存在诚信问题的。消费者对红木企业是否信任,更多是基于这个企业在以往经营过程中的行为与口碑。海南黄花梨与越南黄花梨不易区分,是否卖海南黄花梨家具的企业就必须销毁越南黄花梨来换取消费者的信任呢?所以,木材本身无真假,血檀就是血檀,不是所谓"假紫檀"!以次充好、以假乱真的现象中所有的罪责都源于人心,因此不能以迁怒木材、销毁木材来换取媒体的瞩目、行业的关注并期望以此构建企业的诚信。”
家具设计课堂是国内做家具设计在线教育的线上培训机构,初入家具设计行业的准家具设计师建议在此技术提升。跟阿忠学家具设计,月薪8000只是起步!您想找一份高薪设计类的研发工作,或许家具设计课堂能帮您实现您的初衷愿景。报名学习QQ:415284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