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具设计师培训班实战课程

跟阿忠学家具设计,月薪8000只是起步

当前位置:
从家具到家居 从历史看老百姓生活变迁

  家居的不同风格,对于不同的人群,有着不同的诠释。在这个追求高效率、快节奏的社会,每个人都在努力的寻找真正属于自我的栖身之所。家居给我们带来的不仅是一方空间,更重要的是心灵得到真正舒缓和释放的平台。当“家具”渐渐变成“家居”的时候,我们的生活品质也随之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把北京各个时代的家居生活方式放入当时的社会经济发展的宏大背景中,更显出沧海桑田的历史感。

  
  家具靠申请一“票”也难求

  “XX领导,这是我的申请表,下个月我结婚,向组织申请一张床、一套五合柜、一个吃饭桌子和4把椅子……”这句话出自上个世纪计划经济背景下的一封申请书。事件主人公递交申请后满心期待地回家等消息了,可结果是家具直到婚期到来都没等来,婚后第8个年头才等来了一张婚床。在那个年代,许多家庭的家具都是 “公家”的,并非有钱就能买得到,并且那个时候的工资也并不允许人们萌生“买”家具的念头。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在当时的计划经济大背景下,全北京只有前门、西单、西四、东四等屈指可数的家具店,人们买家具要排长队甚至提前一天晚上就赶去排队,家具成了“落地光”的抢手货。到了七十年代中期,家具开始凭票供应了,对于七十年代中期以后结婚的北京市民来说,找一张家具票的困难和得到一张家具票的喜悦往往都成了刻骨铭心的记忆。采访中北京某知名家居广场副总经理情深意长地说,之前曾有人同时问到几位“圈里人”自家用的家具是什么牌子,大家纷纷侃侃而谈,他的回答出乎所有人的意料:在他的家里,两件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他与夫人结婚的时候凭票购买的天坛家具仍然用到今天。与红木家具不同,二十多年过去了,这两件“紧俏”天坛家具的升值空间未见得有多大,但是作为一个时代的记忆,两件老掉牙的家具便具有了不可替代的意义。

  盛极一时的展销会

  随着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一票难求”的局面在八十年代初期结束,曾经弥足珍贵的家具票成为了历史。百货商店开始有了经营家具的部门,这也成了专业家居卖场的前身。当时最早是东四人民市场开始卖家具,随后陆续有一些百货商店也开始经营家具。各个百货商场里家具的营业面积都非常小,一二百平方米的面积已经算非常大了。

  1983年北京市家具公司在位于虎坊桥的北京市技术交流馆举办了首届家具展销会,从此“展销会”成了家具买卖的重要方式。

1
2
作者:家具设计课堂 发布时间:2020.01.27

家具设计课堂是国内做家具设计在线教育的线上培训机构,初入家具设计行业的准家具设计师建议在此技术提升。跟阿忠学家具设计,月薪8000只是起步!您想找一份高薪设计类的研发工作,或许家具设计课堂能帮您实现您的初衷愿景。报名学习QQ:415284424。

系统化培训家具结构设计师从家具设计课堂开始

家具设计圈致力于打造卓越的家具设计师人脉圈子,为家具设计师提供一个学习、交流、合作的圈极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