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具设计师培训班实战课程

跟阿忠学家具设计,月薪8000只是起步

当前位置:
行业专家解析未来中国家具企业的营销

  随着中国经济在全球的率先回暖,家具产业又恢复了以往的欣欣向荣,家具企业产销两旺;代理商、经销商热情高涨;家具卖场跑马圈地,一路高歌猛进。但在去年金融危机袭来时,国内家具产业一度遭遇到了极大的困难,不仅家具出口锐减,就连国内通过数十年建立起来的由工厂专事生产,代理商在家具卖场租赁场地经销,这种曾被自诩为具有中国特色的家具商业成功模式,也显得脆弱不堪。
  
  现在,危机渐行渐远,家具行业的繁荣景象又昔日重来,可这段恐慌的经历足以令我们深思。营销学家彼得•德鲁克指出:“企业管理的根本任务只有两条——创新和营销”,或许需要改善的是整个家具行业的产、供、销系统,但处于产业链前端的工厂,着实应该深刻反思现行的营销模式,有必要认真规划、创新未来的营销体系。

  一、中国家具企业普遍存在的营销误区
  
  国民经济高速增长,极大地刺激了房产市场的蓬勃兴起,拉动了中国家具产业的快速成长,但家具工厂受传统生产思维羁绊,管理水平低、创新不够等状况并未得到有效地改善。其中,营销表现得更为突出,就认识层面而言,一些肤浅的营销观念已经演变成为普遍存在的思维误区,严重制约了家具营销的创新。
  
  误区一: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工厂只要做好生产,销售交给代理商。
  

  我们经常看到,在广东,许多工厂距离家具卖场不足百米,他们仍是选择由代理商在卖场中分销家具。从理论上讲,工厂自己不建分销渠道是正确的,这符合专业化分工。但问题是,家具销售壁垒低,“拿货就等于拿了经销权”,代理商和工厂之间的“婚姻”质量低,产销的结合始终无法从“利益共同体”上升为“战略共同体”。所以,这种流行的“代理分销制”,并不是稳定有效的经销渠道,只是供给链里最后的一环。在市场形势好的情况下,大家相安无事,如果遇到市场不景气,这种供给链就有土崩瓦解的风险。
  误区二:中国家具没有“品牌”
  经销商,甚至许多家具工厂都认为,中国家具没有“品牌”,所谓的“品牌家具”,只不过是在行业内稍具影响力罢了,在顾客心目中,基本没有品牌可言。经销商有这样的认识,可以当作是对目前家具现状的一种客观反映,而家具工厂的“自我定义”,则是“短视”、“浮躁”的体现。任何一个行业,经过充分的竞争和发展,一定会产生为最终消费者所公认的品牌,家具也不例外。当然,这有可能是家具产品本身的品牌,有可能是家具流通企业的品牌,也有可能两种情形并存。如果我们家具工厂缺少创品牌的意识,泯灭了创品牌的雄心,肯定“做不大”。可以预见,未来比较的结果,或跟风潮流在市场上赚些“快钱”,或沦为“代工”的车间。
  
  误区三:产品营销要做好,就是要花大钱请人做“包装”。
  
  请明星代言、请专业的设计公司设计奢华的家具展厅、模仿一种比较热销的产品款式生产、给导购制定一套培训手册……,这似乎已成为家具工厂产品营销的公式。构成公式的要素,多是东拼西凑,很少形成系统,更别说整体系统持续的优化提高。当这些要素在某个品牌上显得推力不足时,就再更换一个品牌重新包装。所以,家具品牌层出不穷,但往往也只是“各领风骚三五年”。
  
  误区四:跑市场就是走访“地主”和代理商
  
  现在,奔波在全国各地的家具企业营销业务员,主要工作是协调好每个城市专业家具卖场(因这种卖场清一色都是摊位制的租赁市场,业内称“地主”)关系,以期能拿到好的展销位置,了解当地代理商的经营情况;还有,就是帮助代理商做好产品陈设,培训营业员的导购技能。而对真正市场的主体——终端顾客,几乎忽略不顾。
  
  误区五:创新不如模仿,探索不如跟风。
  
  中国的家具产品缺少原创,基本就一个“抄”字,广东抄国外,内地抄广东,从而导致家具产品单一,各个家具工厂产品品种款式雷同严重。直接引发了营销上的麻烦——代理商总在变化,不断寻找新的厂家或新的替代品,顾客抱怨不断,即使在号称几十万平方米的家具卖场中,也很难看到真正让自己称心如意的产品。
  
  我们的生产厂商自然深有体会,他们中不少有识之士,也在尝试原创性的新品开发,但新品投放市场后,还是“模仿”,使得徒弟乱棒打死了师傅。经过此番周折,他们得出一个结论,只能模仿,创新代价太大,为他人做嫁衣。
  
  以上列举的只是家具企业在市场营销观念上的一些常见误区,在实践操作上,问题更多。

1
2
作者:家具设计课堂 发布时间:2020.01.27

家具设计课堂是国内做家具设计在线教育的线上培训机构,初入家具设计行业的准家具设计师建议在此技术提升。跟阿忠学家具设计,月薪8000只是起步!您想找一份高薪设计类的研发工作,或许家具设计课堂能帮您实现您的初衷愿景。报名学习QQ:415284424。

系统化培训家具结构设计师从家具设计课堂开始

家具设计圈致力于打造卓越的家具设计师人脉圈子,为家具设计师提供一个学习、交流、合作的圈极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