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具设计师培训班实战课程

跟阿忠学家具设计,月薪8000只是起步

当前位置:
上杭农村悄然兴起“家居革命”

  近年来,随着农村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上杭县农村许多家庭都盖了新房子,许多农民还对新房子进行“装修装潢”,倡导高质量的小康家居生活,悄然兴起“家居革命”。

  三次“革命”折射住房变迁

  上杭县庐丰乡的李先生先后盖过三次房,上个世纪五十年代末住在一座阴暗潮湿的矮房子里,“那时家里穷,用泥砖垒个窝儿就不容易!”老李提起当初的“矮窝”颇有感慨。后来老李进了当地的砖厂,成了一名技术骨干,收入稳定,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他把土坯房扒掉,盖起三间红砖大瓦房,当时算是上等的了。九十年代,老李又将大瓦房拆除重建,竖起一栋两层四开间的楼房。老李家住房的三次变迁,是上杭农村农民家居的缩影。

  种植大户江国铭是“60后”农民。他父亲去世早,是母亲一手抚养大的,家境一向不好,集体时是老缺粮户,他瞅准了“土地能生金”,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末干起规模承包,成了种植大户,憋足了劲将来要盖一栋属于自己的小洋楼。这几年外出务工人员增多,江国铭又租赁了水稻田种植烤烟,成为种烟大户。2007年,他盖起了小洋楼,并对房子进行装修。

  笔者对上杭农村住房进行调查发现,当地“家居革命”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次“革命”是消灭土坯房,大概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中后期,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涌现了一批“万元户”,他们着手建新房,拆除矮小、潮湿、光线暗的土坯房,建起红砖或青砖大瓦房;第二次“革命”是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楼房渐渐取代大瓦房,砖混结构、“镶上白瓷砖、漆成绿屋檐”是这一阶段的特色。第三次“革命”的主题是装修。“卫生间、太阳能、人性化厨房、无烟灶台”这些城里人耳熟能详的家居元素开始进入农家;琉璃瓦、个性化瓷砖、木地板、铝合金、塑钢等材料开始在农家“落户”;空调、平板电视、电脑和各类新式家具等开始在农村流行,甚至有人在庭院里安装个性化的雕塑、休闲式亭台……

  “家居革命”催生“装修经济”

  蓝斌是当地小有名气的泥瓦匠,除了在外接活干,自己还在集镇上开了一家装修材料店,生意火爆。据了解,集镇像这样的装修材料店足有10多家,做装修生意成为当地赚钱的行当,这都是农村“家居革命”催生的。

  笔者在上杭兰溪市场走访了一些装修材料批发店,批发商们普遍反映:近年来,装修材料业务在农村的比重越来越大,农村零售店进货频繁。他们还透露,一些精明的农村客户绕开本地零售店,自己到批发市场采购装修材料。

  上杭县城一家批发市场装修材料店的吴老板告诉笔者,如今装修材料市场的增长点在农村,不少老板纷纷出招抢滩农村,有在农村开零售店搞品牌代理的,有在农村开连锁店的。批发商们使出浑身解数,以“送货上门”、优化“售后服务”等方式吸引农村客户。

  批发商们反映,农村客户对装修材料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对装修材料高品位的追求折射出农民生活水平的提升。

  泥瓦匠蓝斌说:“装修是精细活儿,过去户主讲究的是房子形式,现在是形式和内容都要,‘活就活出质量,活就活出精彩’,这是现代农村人的活法!”

  木瓦匠成农村“香饽饽”

  农村“家居革命”催生了“装修经济”,一时间木瓦匠成为“香饽饽”。业内人士分析认为,农村大量劳动力外出务工,不少木瓦工外出淘金,致使留守农村的木瓦匠成为“稀缺人才”,而新一轮“家居革命”刺激了农村建筑业市场,不仅木瓦匠抢手,就连小工也很走俏。

  中都镇青年农民何红峰是新生代泥瓦匠,他从师傅那学的是传统砌砖、吊线、上瓦、盖大梁手艺,现在还要掌握装修技能。头脑活络的他把本地10多个泥瓦匠外加几十个小工资源整合起来,组成一支建筑装修专业队伍,活跃在农场和乡村之间,业务十分繁忙。今年5月底,他们所接的业务计划已排到年底。在农村,木匠、漆匠、水电工也抢手。

  农村有句俗话“荒年饿不死手艺人”,现在可以这样说“新农村建设富了手艺人”。据了解,在农场,一名木瓦匠一年的纯收入通常在3到4万元,工程负责人的收入更高些,收入不比外出务工的人少;一般小工在家门口打工也能赚钱。农村“家居革命”富了一批人,带动了一批人就业,为新农村建设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

作者:家具设计课堂 发布时间:2020.01.27

家具设计课堂是国内做家具设计在线教育的线上培训机构,初入家具设计行业的准家具设计师建议在此技术提升。跟阿忠学家具设计,月薪8000只是起步!您想找一份高薪设计类的研发工作,或许家具设计课堂能帮您实现您的初衷愿景。报名学习QQ:415284424。

系统化培训家具结构设计师从家具设计课堂开始

家具设计圈致力于打造卓越的家具设计师人脉圈子,为家具设计师提供一个学习、交流、合作的圈极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