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阿忠学家具设计,月薪8000只是起步
来源:家具设计圈
清华大学深圳研究院三届艺术硕士生落地安溪,20多位清华师生联合安溪研究生实验基地铁艺企业的工艺师共同打造的100多件作品,展示了安溪藤铁工艺制造当下的创新水平。
来自尼泊尔、德国、俄罗斯、肯尼亚等国外买家团合影
第二届中国(安溪)家居工艺文化博览会于12月12日上午在安溪中国家居工艺城隆重开幕。大批国内外参展商和采购商云集安溪,开幕的第一天就迎来了供销两旺的开篇热潮,尤其是在馆内三层的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展区,中外来宾络绎不绝,其艺术作品订单不断破记录,更有采购商愿以三倍的价格购买创作。
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展馆
本次参展的作品是清华大学深圳研究院三届艺术硕士生落地安溪开展《视觉符号设计》课程实践教学的成果。作业以“开眼”、“问道”教学命题展开,20多位师生联合清华-安溪研究生实验基地铁艺企业的工艺师共同打造的100多件兼顾了艺术性和实用性作品,更重要的是展示了安溪藤铁工艺制造当下的创新水平。
展出作品的设计师宣传海报
意向买家前来询价
在展区内,一套具象别致,意味深长的禅意铁质摆件《不识庐山真面目》作为课程评选特等奖,《偷得浮生半日闲》、《唐韵》、“黑天鹅”衣架&“阁物置之”置物架等作品均受到买家团的倾爱回购,家具设计圈有幸采访到这些出类拔萃的研究生们,谈论他们的设计心得。
室内设计大咖与设计师交流作品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不识庐山真面目》
作者 / 张君奕
作品图(即风、云、佛、雨、雾)
设计师解说自己的作品创意
案君:虚无缥缈的佛法,却被您展现的生动,富意于境,是什么样的灵感激发您的创作思路呢?
设计师张君奕:“人文精神中强调的‘和合’即‘包容和谐’”。这与‘佛法万象’的佛教精神有着异曲同工之妙。所以在这次的作品中,我将中国传统的佛法精神,与现代铁艺的语言结合。利用形似山形的佛手作为作品的基本框架。当手指并拢时,山间的流水又和掌纹的形状不谋而合。而山间的流水,可以转化为三种形态:雨,雾,云。这样想着,我顿时豁然开朗,‘佛法万象’不正可以用山间的四时变换来表现吗?于是,我得到了最终的方案,即:风、云、雾、雨。”
家具设计圈编辑现场采访
“为了表现禅意,视觉表现语言上我采用最单纯的单线方式,通过铁线的弯曲扭转使得二维的平面产生了三维的变化,最终完成了作品。我给它取名为“不识庐山真面目”,一语双关,既说明山间四时变化不定,又说明佛法精深,变化无穷,不可参透。”
家具设计圈小编(右)和张君奕设计师(左)合照
人弦和韵,同心合意——《唐韵》
作者:康婧
作品图
康婧设计师同案君讲解她的设计理念
案君:俏皮精致的古装小玩具,看上去非常讨喜,能向我们介绍下您的作品吗?
设计师康婧:“我的作品之所以叫唐韵,是因为我的设计灵感来源于唐代奏乐仕女俑,唐代女性的身材都以丰腴为美,首先我结合中国传统的文化做一个现代符号语言“圆三角”为基础进行整体的人物造型设计。用圆弧的形状进行对折,做成动态摇摆的“不倒翁”效果,用弹簧将手和身子连接,然后把乐器固定在手上,这样身子在摇摆的过程中,手和乐器也会跟着抖动起来,非常有喜感、画面感。其实不仅唐诗有一种诗韵,音乐也有一种韵律美,唐韵表达的不仅是唐朝女性身材上的一种风韵,更是音乐上的一种韵律。”
作品现场图
设计师康婧和自己作品
案君:“在这次课程设计中,你的收获到了什么,能和我们分享下吗?
设计师康婧:”我深切感受到设计不应该仅是停留在画纸和电脑上,学习也不应该仅仅局限在学校里,我发现自己对立体空间构成的知识还有所欠缺,还需要加强对不同材质本身的理解,创意也不是一意孤行的事,在材质局限上,我们可能要不断的修改稿件,配合铁艺师傅耐心制作,感恩这次安溪之行,学到了很多,也意识到自己的不足。”
康婧亲历作品制作过程
明理得道,学以致用——“黑天鹅”衣架&“阁物置之”置物架
作者:陈默
作品图
案君和设计师交流心得
案君:您是什么时候开始接触藤铁的呢,之前的设计和现在的设计作品有什么不一样?
天鹅衣架最初草图设计
设计师陈默:“我们是从15年开始与安溪当地研究基地合作,之前设计的都是一些装饰性的摆件,这次的视觉符号设计课程的作业,要求我们用简洁的视觉符号语言来表现,所以这次的设计不用那么繁琐,我的设计作品天鹅衣架,利用简单一条线勾勒出天鹅的形状,从实用性的功能出发。
陈清河现场介绍“天鹅衣架”
安溪藤铁之父,工艺美术大师陈清河点评道,天鹅衣架看似很小的创意,却可能瞬间转化为商品出售,它的市场前景不容小觑。
“阁物置之”置物架成品
“包括这个“阁物置之”置物架,灵感来源于徽派建筑,一般墙的颜色都是白色的,我利用黑色藤铁在墙上勾勒出白墙黑是我的一个出发点,具有中国韵律的徽派建筑的剪影常常被勾勒进壁画里,但我想要把他更加的立体化,在屋顶的设计上,采用突出墙面的形式并做了一定弧度的弯曲,让整个作品具有立体感,并且可以在灯光投影下看到屋檐下的投影;颜色上整体漆成哑光黑色,凸显了白墙黑瓦的印象。这套作品不论是挂在白墙上还是放置物品,都十分简约,具有中国文化韵味。”
“阁物置之”现场效果图
陈默和作品合影
明理者寡言—— 《偷得浮生半日闲》
作者 / 王滢
《偷得浮生半日闲》 看上去简单素雅,没有复杂的工艺却在现场十分的出众,精致,吸引了不少的人瞩目,据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设计艺术研究所所长黄维教授介绍,这系列的产品成本费在6元左右,产品定价到200元,有位客商一下子就意向订购1000件,还有一位省室内设计协会的副会长在现场询价后,当场表示愿意出三倍价格求购。
成品实物
作者灵感:
市面上出现的花瓶样式有很多,基本上都还是传统意义上的花瓶:完整的瓶型、一定的容积、一定的支撑和包裹,而真正具有视觉符号意义与特征的花瓶却很少。从视觉符号设计的理论来说,可以将最具花瓶特征的视觉元素“提纯”出来,并将其重复的元素删除,从而形成一个简洁纯粹且令人过目不忘的花瓶视觉符号。现实中的花瓶都是对称的,也就是有两条对称的轮廓线,我们完全可以根据视觉力场的完形原理,删去其中一条轮廓线,人们照样可以准确无误地辨认出花瓶的形态,剩下的元素无非是瓶口和瓶底,描绘出两个圆形即可。
清华大学黄维教授亲临讲解
清华大学黄维教授作为此次展会作品的辅导师,他认为画任何东西,都不要画完整,画完整了就没有意思了,要画一半,作品看似没有完成,却是最美的设计,这就是创意的力量。
更多现场作品
作品《点心灯》
作品《手有余香》
作品《画与佳人刺绣衣》
作品《同生》
作品《琴瑟和鸣》
黄维教授介绍与安溪的不解之缘
“中国传统艺术擅长在统一中求对立,以平和均衡为美,但视觉张力相对不足,西方现代艺术擅长在对立中求统一,以张扬有力为美,但人情味相对不足,两者各有千秋。我们主张开眼问道,‘开眼’,就是创造中西结合、形态独特的现代视觉符号语言,‘问道’不仅是设计,还要通过原创的‘开眼’助力企业转型升级,满足大众对美好生活的需求,做到中国文化,时尚表现。这次展会,我们欣慰同学们用作品很好的诠释了这一主题。”一人独开清华两门精品课程《视觉符号设计》、《品牌形象战略与设计》的黄教授如是说。
比赛创办历程介绍
清华大学与安溪藤铁工艺结缘要追溯到2015年,当时清华学院的黄教授担任2015年“匠心杯”中国(安溪)藤铁工艺现场创作大赛评委,他了解到安溪的藤铁工艺不断从模仿走向原创,从产品向品牌需求迈进。在工艺大师陈清河牵线搭桥下,该院与安溪县政府签订了共建课程教学实验基地,组织每届不同专业的20余名艺术硕士生与企业20余名的工艺师结成对子,联合开张workshop活动。这一项校企合作的重要举措,为安溪工艺产业注入了一股向时代迈进的新鲜血液。
家具设计课堂是国内做家具设计在线教育的线上培训机构,初入家具设计行业的准家具设计师建议在此技术提升。跟阿忠学家具设计,月薪8000只是起步!您想找一份高薪设计类的研发工作,或许家具设计课堂能帮您实现您的初衷愿景。报名学习QQ:415284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