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阿忠学家具设计,月薪8000只是起步
盖聚物之夭美,以养吾之老饕。——苏轼·《老饕赋》
12月23日——晒上海八正式开幕
作为一项公益设计活动,今年第八届,本次的命题姿态不同与前,从微处细处着眼,从切实贴近每个人的生活处入手,“吃”
聚物之夭美——晒上海八:“老饕”
老饕是什么?文雅地说,是美食家;白话一点说,是“吃主儿”,而且是有文化的吃主儿。贪吃是一种美德吗?晒上海说是,晒上海八的设计师们也说是。
贪吃的设计师们组成了晒上海八“老饕”的庞大阵容,注意,他们吃进去的是无处不在捉摸不定的灵感与动机,而迸发出来的是一个个夺人眼球的新型理念。
晒上海八 “老饕”——开幕式现场
策展人侯正光开幕致辞
晒上海八的“老饕们”
“晒太阳”般自由的“晒设计”
(排名不分先后)
▼侯正光
春 茶海
万条垂下绿丝绦......二月春风似剪刀。每每此时,便也是大多新茶萌芽的时分。一年之计在于春,这个季节总是让人无畏。
不老 茶海
黄山迎客松,南山不老松。看来好客之人不易老。
▼张周捷
刀线框珐琅 花瓶
采用了网格面建立的一个简单的盒子,通过布尔运算,剪出一个曲度缺口,用来放置植物花卉,每一个面的都是平面几何,因此比较容易进行珐琅处理,颜色和形态都做到一定的简化,可以单独或三两个一起摆放,也算是一次当代化的尝试。
▼杨文庆
寸光
“寸光”取于“尊”“觥”二字,其形态也由原青铜器形态转化而来,但保留了盛酒和温酒的功能。以铜为材料,表面以珐琅工艺饰以抽象化几何形态图案,与青铜器上的华丽浮雕纹饰相呼应。“寸光”是对传统器物的现代演绎,也是对现代“食酒”方式的新尝试。
▼陈建纶
刀叉碟勺
餐具的真实意义并不是一个方便进食的工具,而是,它能让使用者进食仪态更好看,姿势更吸引人。“刀叉碟勺”是一套有代表性的餐具;餐刀,餐叉和勺子外形重新定义了常规餐具的形象,它们肥短的手柄增加了手感更带来灵活的操作,因此改变了用餐者的体验。纯紫铜材料的质感配合了珐琅的细腻工艺,再结合了时尚简约的设计图案,“刀叉碟勺”更能让餐桌添上华丽的摆设。
▼杨继栋
乐府 音箱
古人饕餮必定余音绕梁,今人共餐岂能悄然无声。 鼓点响,将进酒,天籁音,众乐乐!
▼莫娇
贰两半
早餐要吃得饱。因为三餐中唯一能吃饱的一顿,所以有道理重视。中式早餐从口味,营养,容貌和健康程度都甩开西点几条街。贰两半是以中式早点油条糍饭锅贴等,把“捏”、”揉”、”拉”、”绞”等手势形象成为器皿的图案肌理,还为中式早餐而服务的景泰蓝餐具器皿。
▼王杨
珐琅 饭盒
饭盒古为“食盒”,文人士大夫出门踏青或访友盛放肴食果品之用,用料考究、制作精美,而今天这些饭盒却多已成了古玩藏品。食盒的优雅与美感在今天已被功能性与工业化彻底取代了,变成了那些千篇一律的玻璃盒、塑料盒,这个珐琅饭盒就是希望重新唤起我们对生活的仪式感,对食物的敬重之意。
▼颜呈勋
夜 灯
杯子,一种专门盛水的器皿。而我们取其意,用它来盛放光。造型上,以几何形态与珐琅的传统形成对比,使其更具现代感。使用方式:通过倾斜杯子使灯光扩散,从而体现与用户的互动性。
▼胡文杰
大雾 电子烟
“饭后一根烟,赛过活神仙”。这可能是众多老烟枪的肺腑之言,直指人心。然,吸烟有害,饭后香烟更不健康。既要解决饕瘾,又要更健康,国际组织认可电子烟是目前最佳的替代品。本设计《知雾ZFOG》从吞云吐雾的细腻绵长感受出发,以更健康的方式来体验蒸汽文化。两款设计一为杆式,一为盒式,易用便携;工艺上结合传统的景泰蓝工序,其手做的掐丝和釉料的凹凸触感,滑而不腻;丰富多元的题材纹样图案,炫酷悦目。
▼刘传凯
金饭碗
中国古时以铜为钱,所以除了皇宫贵族,在民间几乎看不到纯铜制品,用铜制造的碗因为贵重稀少所以被称为金饭碗。民间传说若能得到金饭碗,寓意一生无忧前程似锦。用铜做的碗虽然不再是高不可攀的食器,但相对于瓷碗和木碗,铜碗更有分量和仪式感。一碗一碟轻食重器,学习尊重学习感激。
▼施君
三足金馋 点心架
灵感来源三足金蟾的典故,古人认为金蟾是吉祥之物,口吐财富。三足金馋借此寓意,摆甜品点心,望食客们甜蜜入嘴。
▼杨威杰
套莲瓶 茶器
设计师相信对传统的最好继承就是打破传统,把新技术新手段的活力融入到浓厚的历史积淀种产生新的生命,整个设计也是秉承着这一设计方法,从传统设计演变出具有全新功能而又富现代美感的新设计。
▼王卓然
食.自然 珐琅装饰餐垫
《食. 自然》是仿叶状自然形态而设计的系列掐丝珐琅装饰高级餐垫。餐垫形似叶状,整片大小五寸见方,看似轻薄,实则质重。中间的叶脉和边缘处由铜丝掐制而成,叶片间隙中用翠绿色珐琅釉料装饰,温润碧绿。该系列物件除作餐垫使用外,也可作为装饰摆件和镇纸使用。
▼丁伟
角色
设计师认为我们总在扮演各种各样的角色:在父母面前扮演个好儿子,在儿子面前扮演个好父亲,在甲方面前做好好的设计师,在设计师面前当好好的领导,在老师面前是好学生,在学生面前是好老师...今天,随着城市化的进程,我们在快节奏的城市当中逐渐变得麻木而遗失了最纯真的自己。这件作品试图在诉说一个美好的愿景:告别麻木的表情和角色,回归本真和自然的自己。
▼林琮然
粒粒
碗的设计概念来自于李绅的唐诗: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器物上以米尖形为基础,单手持拿时四指能触碰碗底,微微有粒粒的手感,用意是希望让人用食间也能体会到劳动者的艰辛,碗上部为靛青色的景泰蓝渐变到碗底部,下部分为粒粒秃起的银米粒,最终堆积碗底构成中空的银色碗托,在碗内面有两颗米粒如同在浮在水面上,泛起一圈圈的涟漪,多了点自然的惊喜;配合粒粒设计的银筷,由顶部渐变到中间浮现出米粒形成了筷架的作用,把米粒转换成餐具,更把传统善食的美意重新演绎。
3D打印(右)
▼徐公伟
曲水流觞 茶器
曲水流觞,群贤毕至,一觞一咏,畅叙幽情。曲水流觞茶器借鉴枯山水的手法,以景泰蓝工艺模拟曲水环山的场景。效古时文人雅事,以茶代酒,闲情雅意,亦老饕所好也!
晒上海八 主题 Theme
讲“老饕”之前先说另一个故事,纣王的叔叔看见纣王在使用象牙筷子,便联想到这个侄子一定是败家子,因为跟象牙筷子相配的必是犀牛角餐具,饮食当然也要琼浆珍馐,再类推到衣着宫殿必然更加穷奢极欲。这便是“见微知著”的来历,可见一个小小的“箸”能够映射的是巨大的行为系统。
“晒上海”八的产品方向定义为饮食相关器物,并未深究餐具的历史沿革,而是沿袭一贯的“个人主义”,从个人经验出发,提出一个个独立的问题和解决方案。苏东坡在“老饕赋”里对食物和烹饪之美的描述,充满画面感,纯粹而美妙。“盖聚物之夭美,以养吾之老饕。”此处的“物”,我们更愿意理解为食物和器物,本次“晒上海”指定工艺又是“景泰蓝”,可谓“夭美”,因此,选用“老饕”作为本次设计的主题,意在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吃法,也有吃的更美的方法。
晒上海 缘起 Origin
“设计师最核心的价值就是他的独立性”,这是“晒上海”的发起精神。每年集合上海不同领域的一线设计师,做完全主观的独立的设计实践,最终以“实物”的形式呈现,而这个“实物”又是“产品”,但是“产品”的定义因人而异。
当然其意义并不是在个人渲泄和表达上,而是有期许的实验设计集体行为。期望这群微小个体发出的合音能够产生一些共振。因此,用“晒shine”为名,意在“闪亮,照亮”。让每个人一如晒太阳一般自由的晒设计吧。
晒上海 意义 Sense
2009 年至今已经八届, “晒上海” 作为一项公益设计行为,以创意推动新兴或者传统的材料和工艺在设计中的应用, 为需求做前瞻性研究,不断吸纳业界更多有情怀的设计师参与其中, 从行业内引发外界对产品设计的更多思考;从而探寻上海创意产业发展的新路径。
晒上海八 工艺 Technique
珐琅又称佛郎、发蓝。以矿物质的硅、铅丹、硼砂、长石、石英等原料按照适当的比例混和,分别加入各种呈色的金属氧化物,经焙烧磨碎制成粉末状的彩料后,再依其珐琅工艺的不同做法,填嵌或绘制于以金属做胎(一般是紫铜,金,银等贵金属)的器体上,经烘烧而成为珐琅制品。
依据在制作过程中具体加工工艺的不同,珐琅可分为掐丝珐琅器、鏨胎珐琅器、画珐琅器和透明珐琅器等几个品种。掐丝珐琅,自公元13世纪珐琅传入中国后,由中国手工匠人自己创新成为中国皇室珐琅工艺。其主要工艺是通过纯手工掐制与图稿上相同纹样的金属丝(铜丝,银丝与金丝),经过与胎体黏接与多次点珐琅釉料后烧制、打磨而成的珐琅作品,故名“掐丝珐琅”,又称“景泰蓝”。
展览地点:外滩五号二层
开幕时间:2016.12.23, 15:00
主题讲座: 2017.1.7, 14:00
展览日期:2016.12.23——2017.1.13
本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家具设计课堂是国内做家具设计在线教育的线上培训机构,初入家具设计行业的准家具设计师建议在此技术提升。跟阿忠学家具设计,月薪8000只是起步!您想找一份高薪设计类的研发工作,或许家具设计课堂能帮您实现您的初衷愿景。报名学习QQ:415284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