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具设计师培训班实战课程

跟阿忠学家具设计,月薪8000只是起步

当前位置:
老总访谈:华日家具周天堂谈人才赛马论

出生在山东偏远农村,靠白手起家打造了今天的华日家具王国。他的创业故事不为人知。是什么让这个年愈60的人还保持着当年的创业激情?是怎样的魅力让十几年前一起创业的老部下坚持了十几年前的选择?这是一条怎样的创业之路?是什么支撑了企业经久不衰,迅速成长?

  不一样的理念,决定了不一样的人生。他说:创新才是企业的灵魂。他说华日的人才观是 :人人是人才,赛马不相马。讲"用人不疑,疑人不用",用人不以疑为先这是小农经济的思想。他说自己要做的是“挖”,是挖掘人才,发现人才,大胆利用人才。他还特别强调地说,这里的“挖”,还不是从同行的企业去挖,而是华日独有的“赛马论”:人人是人才,赛马不相马。

  而正如他所说,虽然这是一家成立于1992年的老家具企业,但是在办公区随处可以看到年轻的面孔,而这这群人中有很多还是刚刚踏出大学校门的应届毕业生。而这些新鲜血液的加入,也使得华日这个肌体保持了永久的活力。

  本期人物:华日家具董事长 周天堂

  访谈时间:12月1日15:00-16:30

  访谈地点:搜狐嘉宾聊天室

  主持人:戴蓓

  以下为访谈实录:

  一个年愈60的入为什么还能保持当年的创业激情

    【主持人】:从您的年纪上来讲,已经是60多岁的人了,为什么您还能一直保持着当年的创业激情,激发您一直向前走的源动力在哪里?

  【周天堂】:我们公司聘请的人才都是从80年代末就开始的,有些人的工作是公务员还有工人,有些是老师的工作岗位上挖过来的,来华日踏踏实实一起创业,跟企业共同成长和发展。把华日事业作为本身的事业,都奔着华日来,华日创业也好,企业发展也好,整个过程我算华日带头人,大家冲华日来,也是冲着我来,把原来非常好的工作都放弃了,到这里来,我还有理由半途而废吗我是没有理由了。华日的事业,对我来说也是一种责任。进了快车道,进了这条路了,大家就一无反顾了,没有别的想法了。

  周天堂:舍得才能得到

  【主持人】:您觉得华日的魅力在哪里,为什么吸引这么多人,这么多人跟着您来廊坊十几年,有一大批人还是从创业一直坚持到现在的骨干,您的个人魅力来自于哪里?

  【周天堂】:企业在成长过程中,我们招聘的人才,一开始我们就着重培养,在培养过程,企业成长,个人也成长,大家融为一体,与企业同命运,共呼吸,在这种情况下,他不愿意走了,因为企业的事业和他的事业一样,企业发展了,他们也发展了。

  一开始的时候我们才几十个员工,在80年代末,有一栋三层小楼,还有三排小车间,那是87年左右。在市场经营上产品在市场上有销路,而且销路非常好。在来了之后,直接生产、开发、研制,大家配合很默契。一个是事业留人,第二感情留人,第三待遇留人.光说事业发展,也不行,企业走的路子是大家共同开辟出来的。

  我们企业和别的企业有区别,要涨工资都是我提出来的,大家的事业大家做,创造效益是大家的贡献,待遇方面,每个企业都有责权利,有利益,这个待遇光说不行,他主动把工作都干了,很多工作不用我说就干了,我应该为他们想待遇问题和提升发展的问题,包括其他的事情我都替员工想了。买房子的方面,包括公司给发一些干股,也是别的企业不舍得的,我这方面是非常舍得,我感觉是同呼吸、共命运,企业发展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结果,在待遇方面大家分享。在80年代时候,只要我们公司利润好一点,我就把工资涨了。

  【周天堂】:现在华日的质量总监,就是86年、87年来公司的,设计部的总监原来是一个木工,一直干到现在,最后又发展成为设计师。我们从大专院校招聘不少的学生,有设计技术的专业,但是在工艺上不是很懂。特别是实木家具,在全国有几百个店,但是实木家具有六个系列,这里有很多工艺问题,我们都能把这个工艺问题解决了。学生在理论方面行,在操作方面不行,在工艺不了解,就得不到技术方面的支持。我们要求设计不但为设计,要工艺能支持上,要提高效率,在这方面有一定的资本和经验,这个经验不是花钱能买到和在学校能学到。

  比方说我们设计挪威森林系列,做前台椅子过程中,就是通过摸索两年才把这个问题解决了。这个木材纵向之间剖开变形少一点,因为横向缩小比例大一点。木材缩小比例在10%左右,跟木材树种不一样,10%左右的木材,直径是一米的直径,中间缩小10公分,把木材横向切开以后,根据木材的一年长一寸的年轮线就开了。烹饪时间长就开,温度高开,温度低还开,这种做法虽然把木材面能淋漓尽致的表现出来,但是在工艺上还没有表现出来,国家质量规定木材的缩水比例,全国平均值是在12左右,但是我们控制远远比这个还高,水分比国家标准要严格,我们在8%到10%,这是最能控制的程度。在测试过程中,就是夏天炎热时间,在厂上晒着太阳,就是40到50度左右,用温度表量能达到60多度。冬天屋里干燥,干燥远远不止国家要求10%左右,温里特别是暖气、中央空调。木材在变化过程中,国家要求的标准符合不了市场的需求,这方面也是靠我们的经验,没有人把这个东西去做,既然要创新,就应该有长期的技术和完整的工艺,要不然这个东西在创新方面,创了以后也是劣质产品,也不能保证质量。在这方面我们有经验,脚踏实地地干工作,我们就成立了一个专家组,研究这个工作。

  我们有一个负责人,原来学的是机械制造设计专业,学完以后不对口,到我们这里公司对口了,因为我们公司90年代初一大批和德国、意大利引进设备,大设备就是一千多万一台,高度有十多米高,全自动的,把板子放进去以后,木材就出来了。这是涂装工艺。这个设备外国人来修理费用非常高,从意大利、美国一动身,住宿费很多费用在一起,加在一起一天一万台,上千万的设备进口了好几台,感觉费用特别高,他发现这个问题,因为他本身就是学家具设计与制造,把这个问题解决了。在机械设计修理过程中,把很多外国设备解决不了的,因为他对这个技术熟悉了,很多程序可以变的,很多配件可以制作的。通过这个阶段以后,因为我们的设备多,头一天成立了一个公关公司来,他来了以后,说我们的设备在行业中是最多的。全自动的设备和不用动手的设备,放进去就可以加工完的设备,在这个行业里最多。最后他从机械修理的厂长升到五厂,五厂是在93年、94年全做实木。原来在八大处有一个工厂,那是我们的五厂,在那里当厂长。因为他老调设备,对这个东西懂了,懂了以后就到五厂工作了。现在通过一个阶段以后,已经在我们公司干了有15年了。

  【主持人】:他是跟你一块创业的吗?

  【周天堂】:质量总监跟我一起创业的,他不是.85年、86年,那个时候公司规模小,才十多亩地,他还没有来。在建北京工厂的时候,技术力量不够了,把他给请来了。他一直干到现在,十几个工厂全管了,我不太用管了。

  创业故事:事业颠峰遭遇两次分家

  【主持人】:我听到一些故事,是关于您经历两次分家的故事,道听途说,您今天来,也想让您给我们讲一讲故事,这个故事背后是关于人生得失的感悟。

  【周天堂】:大家在一起,不但是人员的合作,还是意志合作,合不在一起,就分了,各有自己的目标和发展的方向,大家就分了。但是钱和资产我没有看重,因为钱生不带来,死不带去,礼拜天就是第三季度的工作总结,在总结过程中,我有一个感觉,企业有一定的知名度,不客气地讲在实木家具上我们做得比较大,有几个系列,有些系列摆上市场以后也是唯一的,有些系列是我们研发的。这不是偶然的,因为我们始终在创新方面走在前列。因为人各有志,现在说单独为了减产,要说花钱的话,也够花,吃喝都够了,还是为了工作为了事业,为了做点事,主要是想做点事,有一技之长,懂一点,干点事情。对原来的财产没有看重,现在也是,企业到一定规模,钱是大家的,事业也是大家创造的,钱也是大家创造的,在财富方面还是国家的。

  【主持人】:能简单介绍一下这两个分家是在什么时候,大概的事情经过?

  【周天堂】:我71年在东北创业,创业的时候,把我们家特别近的亲属叫在一起,在东北干了三个工厂,70年代末就开始了,70年代初的时候就投股干,那个时候叫地下工厂,我们就投资做,后来领营业执照,叫个体户了,发一个正式认可的证书了,那个时侯人比较多,也有亲属,还有一些特别好的朋友。在这个过程中,成立了一个食用油厂,一个家具厂,一个小工艺厂,就是手表、服装的工厂。在东北比较偏僻,市场局限,我们就想来北京,过来的时候有些人不太同意,感觉在那挺好的.但是我过来了,过来的时候,我说分了吧,是我想来的,少给我点就行了.虽然分家了,但是后来我们做起来后他也来了,他也看到东北那个地方受局限,市场不如这发展这么开阔,市场有潜力,就来廊坊了,回来干了一段时间后又分家了。分的过程中,这就是一个家庭问题和朋友问题.

  在88年过程中,家产也大了,定单也多了,工人也多了,有的人就觉得累了,我在琢磨干工作,他们却在琢磨分家。那一年正月18号开展览会,我们必须初二、初三准备展览会的样品,那个时候是一百多个人,我带头亲手做,因为80年代我比较年轻,天天和工人一块干。但是那一年他们不做了,他们就坐在那里吃瓜子,吃橘子,打扑克。我说展览会一定要干,干一年才能挣钱,我说干一年,保证咱们赢利400万,几百万,十个人,一个人拿40万。这样才让他们又干了。这个过程中,我在琢磨干工作,他们却在琢磨分家。他们觉得不平衡,当时有一个是管生产的厂家,我是管产品的,还有一个管财务的,当初大家都是一样的。按从建厂到现在分。分完了以后,他们不干说要按照人头算,孩子、老婆都算,接着就经历了两次分家.

  【主持人】:十几年来的创业之路并不是那么平坦的,经历了很多风风雨雨.华日的前身是当地一家家具厂,您当时接手这个企业的时候,企业的状况是什么样?

  【周天堂】:原来叫新华木材厂,在东北是这个厂,搬到河北,本来想到北京,但是北京户口办不了,所以我把所有的资金投到廊坊,那个时候有几百万投到廊坊,但是实际上工厂建在北京,第一次工厂建在十里河大羊坊路。最后规模不够了,我们又建了一家,市场规模扩大的同时,廊坊也建工厂,北京也建工厂,但是我们的目标是冲北京来的。廊坊靠北京近,我们看好的是北京市场。

  周天堂:我是个棒打不回头的人

  【主持人】:如果把华日家具十几年的历史作为一个回顾的话,您觉得华日的成长期,如果把它分成几个阶段的话,或者几个转折点的话,您会怎么来分这段历史?

  【周天堂】:有几次波动,我记得在80年代中间,有一次波动,波动过程中,我是坚定的。那个时候是国家政策变动,汽车、煤炭、石油、钢材定位为投机倒把行业,对个体户比较排斥,所以出现工厂人心动摇,我没有动摇。我这个人是霍出去了,干吧,棒打不回头,我觉得没什么大不了,要就给了,都是国家的,地也是国家的,房产也是国家的,国家收取就行了,要什么给什么,给国家做点贡献不就挺好的。

  还有一次是在1992-1994年感觉压力很大,因为我们的产品供不应求,到公司订货的人员一般都是送礼送钱送吃送喝才能把货送过去,这个时候我提出绝对不允许受贿,外地代销商绝对不允许送礼,有时候我到各部门去,看到有送的东西,我就要追究这个部门的负责人的责任。

  这个时候,我看出来靠原来的那帮人马已经不行了,我就要下大力度招聘人才。现在的行政总裁、财务总监,包括营销总裁等等都是那时候招聘过来的。王总是93年招聘进来的,管行政的刘总是94年招聘进来的。有的企业感觉华日有点小名气,干得好像不错,也希望到加入这个组织,但是干了一阶段以后觉得不行.有从同行企业过来的,我们都没要,因为企业文化的融合过程中,原来他在其他企业固有的模式成了经验,成了经验以后,再接受新的东西,思想就落后了,还是想原来的经验,就跟不上步伐。所以感觉还不如自己培养人才,企业文化没有什么冲突。

  我们公司和美国合资的一个公司,美国人用中国的经理在这里管理这个企业,这个管理人就是从别的家具企业来的,来的时候就对我说,为什么到华日来,就是因为我没有研究通华日是怎么干的.前天我们在一起吃饭的时候,他说现在弄清楚了,我感觉你们没有空降兵,没有从外面挖什么人才,我来了以后,美国人特高兴,美国来了很多设计师,因为设计师只有设计理念,没有加工,但是我们两家合资经营这个公司特别高兴,因为原来的所有美国产品都从意大利进口,只要从中国进的时间,感觉意大利所有的人都不高兴,不高兴就产生了矛盾,就感觉有一些压力,来了以后,捏了一把汗,感觉中国人能做出跟意大利人一样的东西,把产品一放,就没有意大利第二次机会。第一次自己来,第二次自己来,心里感觉有一个谱,很多都是进五星级宾馆的东西,五星级整套的东西所有的东西应用到这里。他捏了一把汗,害怕设计师来了以后,不满意,但是又没有办法,因为产品没有第二次机会,就把设计师带来。最后他没有失望,有些不满意的地方,一晚上全都改满意了,重新做了,但是要在意大利一周是完成不了,在我们这里一晚上就做成了。华日为什么干到这个程度,他说你们所有的厂长经理都没有办公室。

  【主持人】:办公室都在车间里?

  【周天堂】:就在车间,就是各个工作站,各个工作台就是他们办公室,只要有问题,他们就现场调查。他说原来的公司大家就是谈、说,在华日没有这样。我的办公室就是在里面一个月呆两天不错。我平常哪都呆,车间呆,统计室也去,财务部也去,没有我不去的地方,就是没有去办公室。

  一个只关注"小事"的老总

  【主持人】:那天去您工厂参观的时候,有人这样说,周总很奇怪,叫抓小事放大事,很多很细微的事盯得特别紧,比如展厅里的业务员跟顾客的说话的语速,与顾客保持的距离,在顾客走的时候,您都会指出来说语速不对,保持距离有点远了,有些新招的毕业生进来有些事情比较多,忙得就在楼道里跑起来,您就会跟他说放慢速度,大家感觉您对细节的东西非常关注,恰恰对大事的东西并没有看到您过多的讲?

  【周天堂】:我们企业发展20年,有一帮有远见的,有能力的管理大事的,用不着我管。用我一句话,我教你三年,帮你三年,再看你三年,现在是看你三年,用不着管。我们销售人才、质量人才,财务总监,生产总监,都能独当一面,用不着我。我感觉呆着没事干,去休息,找点小事做做就可以了。

  【主持人】:作为华日家具一把手老总,现在怎么定位你自己,您具体现在还做什么样的事?

  【周天堂】:什么都不做,什么都做,各负其责。我们分工不分家,分工特别成熟,干了一段时间,有分享,有定额,有目标,这方面我们还是分工,都有岗位描述,职责描述书,这个工作分得非常细,包括工作的透明度,工作内容,工作总结,通过十多年基本总结,包括企业管理程序,我做事情的观念,别的企业经过认证以后,可能就放松了,我要求我的员工和管理层,不是单独图有虚名,真正把这个行业理解了去做。我的企业天天讲两个字一个是知,第二个要行,我开会在河北黑板上就写,写十次到二十次,先知道,后行动,最关键还是在行动,在这方面大家养成习惯。海尔公司的管理方法是日本的OEC的管理方法,一天的事情一天做完,一天的事情一天清理,一天的事情一提高,我们抓了20年了,总这么抓,不但这么抓,而且成为座右铭了。我们天天讲对每人每天每件事控制,不是光说,就是先知后行。

 人才观:"赛马不相马"

  【主持人】:在家居行业里,华日家具是比较老的家居企业了,有十几年的历史了,在参观过程中,我发现其实这个老企业不老,它很年轻,很多工作人员年龄也就三十来岁,二十几岁,还听说您在今年7月份引进了一批大学生,这些大学生不光是学设计,学家具方面,什么专业都有,有法律的,外语的,学医药的。当时问了一些招聘进来的人员,他们对您的人才观"赛马不相马",也是非常津津乐道,您的"赛马不相马"这是一种什么样的理念?

  【周天堂】:这次招聘的人才是在管理工作岗位上,我计划招聘三百个,现在到位有一百多了,为什么用青年人呢,年青人有激情,有活力,家具里的设计人才就是,有一套家具叫东升旭日,不叫旭日东升,为什么不叫旭日东升,因为本身叫华日,反过来想,就叫东升旭日,太阳一瞬间就出来了。我到黄山,也到泰山看太阳的时间,一刹那太阳就出来很高。我们在设计产品过程中,在太阳跳跃过程中设计这个。团圆是中华民族团圆是希望、祝福,这是非常好的祝福,不但是圆的问题,代表速度和发展的问题.

  我们用青年人,一个是专业方面考虑,他们就象是太阳,出来是一步一步的。第二专业是用在生产加工工艺上和家居设计专业上。招聘英语和国际贸易毕业的学生,是因为有国贸部,有一个跟国外合资的公司,有两个国际贸易部,市场营销专业的,我说你们可能感觉学的知识用不上,边际效益也好,单位成本也好,可能到你这里用不上,但是用上的时间要学就晚。学的知识往往过几年以后,可能知识就落后了。原来大家都用盘,现在很少用盘了,用U盘。知识学完以后可能三四年就用不上,现在本来学的这个专业,就从事这个专业,往往有些知识用不上。老师给你讲的知识只能占一半。知识占一半,实践占一半,但是有部分知识用不上,你学了20多门课程,可能有很多用不上,本来在实践上缺了一半,知识有些用不上,就是不一样。我说你们的素质、品格包括功底,文化知识,基础知识,数学能力,脑思维能力,这是年轻人的优点,老年人,岁数大的人没有这点,这是用长之长,在我眼里用人的观念就是人人都是人才,但是不但是专业问题还是你长得漂亮问题,在用人过程是重视人的智慧。招聘的时候有笔试题、口试题,有很多题,我们的人才都是比较优秀,有的是班长、会长,学生会主席,甚至是团支部书记。因为他本来就是学生领袖。7月份招了一批,到现在是5个月,北京一个厂派了10个,外埠派了15个,展厅有几个,效果非常好。

  事业留人,感情留人,待遇留人  

  【主持人】:人才是引进的,关键是怎么把人才留下来,这是关键的问题,有什么绝招。

  【周天堂】:留人是三方面,一方面在留人过程中是讲,光讲不行,关键是做。在留人方面第一是事业留人,华日的事业和你的事业一样,你来了以后看到企业成长,就是你的价值观实现。企业越办越萎缩,企业是厂兴我荣,厂衰我耻,同呼吸共命运的道理谁都懂,但是真正做起来不一样。企业发展就是你们的事业。你要是管一个员工的时间,你原来是一个员工,你是一个学员,干一阶段成为班长,干一阶段成为营长,你的事业发展了,企业也是同步的。第二,是靠感情留人,是有感情的,因为他来了什么都不会,在学校来了以后,认为自己是一个零,认为自己是一张白纸,自己认真填什么,今天干的工作就证明三年以后干什么,开始讲了很多故事。这个故事,我就说今天干的工作就是今后三年干的什么,讲了几个故事,他们非常爱听,感觉有道理。从不会到会,我跟他们接触特别多,昨天晚上加班,他们说加到9点,我说加到9点不行,我们全国区域总经理,还有一些领导在开会过程中,我说到8点完事,干到7点,分到6个组,总结三个区域。我是关心他们,感冒了,吃什么药,他们感觉有感情,不但是来这里干事的问题,他们家有什么事都跟我说。第三待遇留人,在这方面特别重视待遇,一开始建厂就是这样,待遇方面不用你说,你付出了以后,你的付出和你所取是相对称的。这些方面他们特别放心,我老跟他们涨工资,企业有发展,市场有效益,给他们涨工资,他们不但体现自己的价值,还有报酬,现在是货币交换的时代,他们要花钱,他们是学生,毕业以后,父母供他念十多年书,上大学花了很大的费用,我开工资的时候,别的人不开了,一号必须要给他们开工资,业绩评出来了没有,价值观评好没有,奖金出来没有,总逼他们。逼他们经理压力很大,别的部门发工资了,他们部门发不了,孩子没有钱花,业绩考核报表上不去,考勤好报,业绩考勤挺复杂,加班嘴上气泡,谁加班,就把饭送上去。长了以后,他们有感情了,有的时间正在开会,我说这个问题给你,定班车,定饭,有一个小秘书,只要哪天定饭,5点半把饭定出来。这不光是工作的问题,大家有感情在里面。我们的员工绝对有向心力。就象主持人说我们员工干工作的时间跑,他自己着急,我逼着他们要慢,逼着让他们休息。

  在人才方面,是尊重知识,尊重他们知识,也尊重他们劳动成果,也尊重人才。因为我尊重我起带头作用。不是说有排外,瞧不起年轻人,让他们感觉到家一样,家长的味道,到这里以后,非常快地进入角色,有一个宽松的空间。

  【主持人】:关于涨价的问题,今年建材行业都出现了这样的情况,家具行业也有,有些是涨的,有的没有特别大的动向,我想请您谈一下明年市场的预测。

  【周天堂】:这是大家普遍能达到共识的,市场残酷竞争激烈,材料在涨价,这个问题市场是一个正常规律,价格调整是正常的规律。国外都给我们施加压力,人民币升值,这是一个能接受的问题。原来就是一斤猪肉十毛还是八毛钱,现在8块大家也能接受,这是自然规律的问题,这是无法取代和无可非议的。大家都能接受。这是市场的游戏规则。市场的游戏规则很简单的问题,能者上,优胜劣汰,能上能下,谁能适应,谁能生存,因为市场经济是一个游戏规则,谁也推翻不了,这是企业经营的问题,原料涨的过程中,幅度在10%以内,我们不涨价,降低成本,摊薄利润。要从自身找问题,材料有没有替代品,管理上能不能再提高,是不是能降低成本,提高利用率等等方面,也有效果。企业真抓就见效,就怕不抓。

  【主持人】:今天时间关系,只能聊到这里,非常感谢您今天光临访谈室。谢谢。

作者:家具设计课堂 发布时间:2020.01.12

家具设计课堂是国内做家具设计在线教育的线上培训机构,初入家具设计行业的准家具设计师建议在此技术提升。跟阿忠学家具设计,月薪8000只是起步!您想找一份高薪设计类的研发工作,或许家具设计课堂能帮您实现您的初衷愿景。报名学习QQ:415284424。

系统化培训家具结构设计师从家具设计课堂开始

家具设计圈致力于打造卓越的家具设计师人脉圈子,为家具设计师提供一个学习、交流、合作的圈极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