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阿忠学家具设计,月薪8000只是起步
NaSA之前都是在介绍建筑或者空间设计的内容,这次来介绍一位很棒的产品设计师。海拉•容格里斯(HellaJongerius)出生于荷兰乌得勒支,在埃因霍温艺术学院就读并在1993年毕业并开始了自己的工作室。她的作品被广泛收藏在各大博物馆中,MoMA,伦敦设计博物馆,阿姆斯特丹博物馆都有收藏她的作品。而在2008年她从荷兰搬去了柏林,因为据她自己描述,她得心应手的状态是在一个新的文化属性或者领域里工作的时候。
在不久之前她倡导了一些新设计宣言。“超越新的:对于设计理想的研究”,下面是她宣言的内容的一些节选。对她“说”的大概有个了解。
"我们提倡一种理想优化的设计动机,因此我们必须谴责对于新的执迷。为了追求新,我们不无追悔的看到,设计领域中一些设计缺少与之对应并紧密相关的价值,曾经启发了设计师和生产者的价值。"
工业化生产的颂歌。毫无疑问,相比面对局限市场,讨论使用者体验都很难成为严肃议题的低产量定制和私人设计而言,工业化生产有更广泛的可能性,可以提供高质量的产品给更多的受众。我们当然应该在这样的新生活下理想的呼吸。
作为一个设计流程,从一张白纸开始是很傲慢和荒诞的想法。文化和历史觉悟已经被深深的编织在任何有价值的产品的DNA当中去。
设计与产品无关。设计是关于关联。好的设计可以在不同层面上与用户进行沟通和关联,尽管大部分情况下这种沟通不可视。
审美价值体系是有说服力的沟通手段。丑陋,同样是有说服力的沟通手段。
严谨的设计实践者寻求在自己的实验性,前瞻性产品以及引人瞩目的可供生产的产品间的平衡。
日常产品是被使用,观看并且接触的。材料的触感和质感是沟通产品的重要因素。
好的设计品,从他的语言和应用的技术层面讲,是体现了很强的时代精神,同时又有完全的对过去的认识。
设计≠艺术。
知道和你持有相同道德和审美价值的公司。同时也知道其他的。
设计师通过思考产品的“身后事”,改变了生产商和使用者的想法。设计师需要意识到自己在这个循环经济的大环境下。
很多设计学生在质疑设计师扮演的角色,希望通过设计解决更大的社会问题,给用户提供出色的新战略和解决方案,并怂恿用户加入现下火热的最新媒介技术。与此同时,职业设计机构和个体仍然还是按照之前的套路出牌,向世界不停的发布着一个个自我中心的设计。是未来的一代还太幼稚还是说他们周围的世界幼稚?无论哪种情形:工业界和更高的理念之间的沟壑任然巨大。
只要隐藏的真正意图还是像往常一样,投资回报,那么像“原创性”和“可持续性”之类的说辞变成了空洞的冗词。
一个最初的概念不是很有价值,同样一个最终的概念也不是很有价值。一个想法必须经过真实实际的检测才能成为一个可行的产品。
不好玩,就没有任何设计可以启发用户。没有愚蠢和趣味,想象力就无从说起。
一个勇于尝试挑战和实验的工业领域才有力量驱动已经存在和最新的科技,也包括数字媒体。
好设计需要研究(research),好设计等于研究。研究是反射我们自己的设计活动的点滴,一遍又一遍,一次又一次。
“Anidealisticagendawillratherbealiberationfromtheschizophrenicsubdivisionofourfieldandthestiflingrutinwhichusers,designers,andproducershavebeencaughtforfartoolong.It’stimetoridourselvesoftheobsessionwiththenew.”
所以说一个理想的设计动机会是一种对禁锢在神经质式的设计分工细分和沉闷的设计惯性中的设计师、用户和生产商的一种解放。是时候从让我们放弃对于‘新’设计的执迷了。
设计宣言全文英文全文内容可以登录她工作室网站浏览。除了宣言之外,她的产品也有很强的个性。
说起她的产品,也是有很多有趣的内容,下面就来看看她“做”的。
她最著名的PolderSofa出现在很多建筑设计的室内空间中,上面的棕色的是2005年的最初版,她对产品的执着更新,一直使她尝试更新这件家具,从2005年至今,下面的就是2016年米兰家具展上的更新产品。
在这之前,她的一些设计也是天马行空,脑洞打开,看上去很过瘾。1999年,她设计了这个桌布和餐具编制在一起的,把本来是硬材质的陶瓷,也作为织物的一部分来处理。既有功能性,又兼具大胆的创新,让本来分开的物体变得统一。是对物体本身的一种解构,但是又是一种从新的组合,与此同时,她的作品的也是结合和趣味性和启发性的很好范例。
她在2009年的家具设计,FrogTable显得很有趣味性,而且对某些人来说可能还有些高能。
除此之外,她的客户也有很多是很高大上的机构,包括联合国(UN)和荷兰皇家航空(KML)在内的很多组织都应用了她的产品。而且她的很多编织地毯都是为联合国总部大楼定制的,由瑞士Vitra家具公司生产。
毫无疑问,设计机构是属于一种咨询服务机构,但是又不仅仅如此,设计机构的驱动力很多,商业需求算是一个动力。而人们对“美”的追求在过去也算是一个,随着对“美”的标准的丧失,这个动力慢慢变得多样性。还有个有趣的动力是满足人的“虚荣心”,这某种程度上和对美的追求类似,这种追求更加的标新立异,并且添加了舆论作为另外一种驱动,像时尚。还有其他的鲜为人知的动力,对于政治和时代的诉求就是之一,这让很多设计具有时代性。还有就是对于文化属性的诉求,因此很多设计保有历史特性。还有内在的驱动力,比如设计师表达自我的企图。判断驱动力的权重,设计者需要对于自己做出判断,需要一个研究问题,并确立自身的侧重点,在复杂过程中寻找一个可依赖的语言。因为设计从来就没有风格这件事,只是在不同驱动力的作用下,形成一个作品。就像之前海拉的宣言提到的一样设计≠艺术,但这两件事中有一点是相同的,即忠于自己,自己的直觉也好(感性),自己的来龙去脉也好(理性)。
对于一些人来说,历史和文化现象是一个很具体微观的词汇和体验,时代性同样如此。有趣的是,任何某一种外界的驱动力想左右设计结果都是很困难的,如果这样的事情发生,那么设计也必然落入风格的俗套。一件产品也好,一个设计也罢,都是多种多样的驱动力共同作用的结果,虽然复杂多样,但是这样也保证了结果忠于这个项目本身。而这也保证一件作品可以打动人心的能量。与此同时,任何一种驱动力想要绑架设计本身复杂多样的出发点,也许最终反倒是适得其反。令人惊讶的是,在过去,某些情况下,在扭曲单边的出发点的驱动下,却诞生了很多有趣的设计原创和理念,这归功于设计师转化了出发点,添加了其他的驱动力,这也是为什么说历史、文化和时代精神都是很微观的,在不被察觉的潜意识中,多多少少会受到影响。
而这也更加证实了设计不会被单一驱动力完全左右。而且我们刚才讨论的范畴还是仅仅停留在现代性之内,即基于现代科学技术的中立立场上。但是设计不仅仅是一个现代性的理解,更多的实践其实都是基于后现代的对事物的哲学理解上,这又是一个新的驱动力,这种驱动力往往不能再一定范围内被接受和达成共识。但这也恰恰说明当代社会的后现代性。
家具设计课堂是国内做家具设计在线教育的线上培训机构,初入家具设计行业的准家具设计师建议在此技术提升。跟阿忠学家具设计,月薪8000只是起步!您想找一份高薪设计类的研发工作,或许家具设计课堂能帮您实现您的初衷愿景。报名学习QQ:415284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