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具设计师培训班实战课程

跟阿忠学家具设计,月薪8000只是起步

当前位置:
云南民俗家具装饰纹样的艺术分析

■李正红1 张 乐2 张睿可2 Li Zhenghong1 & Zhang Le2 & Zhang Ruike2

(1.昆明学院美术与艺术设计学院,云南昆明 650214;2.昆明理工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云南昆明 650500)

摘 要:云南民俗家具装饰纹样的类型多样、题材丰富,它是千百年来多元民族文化交流融合与艺术创造的结果,是广大老百姓观察生活、记录生活的直观体现。本文从民俗家具的内涵出发对云南民俗家具的概念进行了定义,并对其使用的装饰纹样类型进行了划分,归纳和总结出云南民俗家具装饰纹样的艺术表现手法,在此基础上深入探讨了云南民俗家具装饰纹样整体上所呈现出来的艺术特征。

关键词:民俗家具;民族;装饰;纹样

Abstract: Yunnan folk furniture decorative patterns, rich and varied, is the result of cultural exchange and artistic creation. In this essay, the conception of the Yunnan folk furniture is discussed on the base of combination of furniture and folk culture, and then divided the categories of the decorative patterns, identified the artistic expression of Yunnan folk furniture decorative patterns. So based on this conclusion, this paper also inquiried into the artistic features of Yunnan folk furniture decorative patterns.

Key words: Folk furniture; Nation; Decoration; Pattern

云南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和民族文化资源,各族人民在漫长的社会发展过程中创造出了种类丰富的民俗家具,其造型独特且善用装饰纹样,物质功能和精神功能和谐统一,是一种记录着劳动人民进行文化创造的重要载体,被深深地打上了民族的烙印,不仅传递出云南的历史文明,也迎合了当代人所追求的先民那种质朴、纯净的怀旧心理,体现出浓厚的生活和审美气息,具有较高的民俗研究价值和艺术欣赏价值。


1 云南民俗家具装饰纹样概述

1.1 云南民俗家具的概念

民俗家具本身是家具与民俗学相结合的一个概念,除去家具的基本特征之外,更主要的方面是受到民俗文化的背景和环境的影响[1]。云南民俗家具指的是在云南生活的各族人民在漫长的社会发展过程中受到自然环境和民俗文化等因素影响而发展出来的具有鲜明的地域特征和民族特色的一类家具[2],它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其功能、造型和装饰充分地体现出云南当地固有的生活方式和审美情操(图1)。为了区分云南民俗家具的不同种类,通常使用少数民族的名称来命名,如白族家具、傣族家具、彝族家具、藏族家具、纳西族家具等。


■图1 云南民俗家具直背椅

1.2 云南民俗家具装饰纹样的类型

云南民俗家具装饰纹样的类型多样、题材丰富,它是千百年来多元民族文化交流融合与艺术创造的结果,是广大老百姓观察生活、记录生活的直观体现。通过梳理,可将云南民俗家具装饰纹样划分为五类:即几何形纹样、人物动物形纹样、花草植物形纹样、文字形纹样和器物综合形纹样,各类别的纹样或被单独使用,或被综合使用,有的只出现在一类民俗家具上,有的则被多个类型的民俗家具广泛使用(图2)。


■图2 云南民俗家具上的装饰纹样

几何形纹样常见的有回纹、开光纹、扇形纹、菱形纹、圆形纹以及竹藤家具上使用编织工艺形成的大量几何形纹样。这些几何形纹样的使用对家具的部位有一定的要求,通常按照一定的构图原则成两方连续或四方连续排列来组织纹样。

人物动物形纹样常见的有各类佛道人物纹样、故事传说人物纹样、历史人物纹样,以及由各类自然中真实动物提炼加工而成的动物纹样如狮纹、虎纹、蛇纹、孔雀纹、蝙蝠纹、鹿纹等,和人们想象创造出的动物纹样如喜鹊纹、龙纹、凤纹、麒麟纹等。

花草植物形纹样主要是由人们观察生活周围随处可见的植物提炼加工而成,纹样主要以表现植物的轮廓造型为主,如梅花纹、兰草纹、竹子纹、菊花纹、松树纹、芭蕉纹、桃子纹、莲花纹、牡丹花纹、香草纹等。

文字形纹样主要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在吉祥文化的影响下,大量含有吉庆、祥和、美意的文字如“福”字、“禄”字、“寿”字、“喜” 字、“卐”字等作为装饰纹样,用来表达人们对生活的赞美和美好的期盼等,这类装饰纹样不但传递着文字的线条美还传递着文字的内容美,形与意的结合使观察者一目了然;第二类是伴随书法艺术的发展而被广泛使用,特别是受到儒家文化影响而产生的将具有审美性、告诫性、教导性、启发性的诗词或书法作品雕刻于家具部件上形成装饰纹样(图3);第三类是通过编织工艺而产生的文字形装饰纹样,如十字纹、人字纹、米字纹、S字纹、M字纹等,这类纹样主要是模仿文字的造型和结构, 在竹藤家具上较为常见。


■图3 文字纹样

器物综合形纹样主要有两类,第一类是取材于老百姓日常生活中使用的物品如瓷器、劳动工具、笔墨纸砚、各种生活器皿、盆景、家具摆设等形成相关的纹样;第二类是取材于宗教文化,表现与宗教有关的大量器物纹样, 如经幡纹样、各种法器纹样、礼器纹样等。


2 云南民俗家具装饰纹样的艺术表现手法

2.1 雕刻艺术

云南民俗家具善于使用雕刻艺术来表现装饰纹样,其中以白族家具的雕刻手法最为娴熟,经过漫长的发展之后形成了一套较为系统和成熟的装饰方法。白族家具的雕刻又以剑川木匠的手法最为出名,形成了著名的“剑川木雕”的文化符号,自古有“剑川木匠天下走”的说法,由于剑川木匠技艺娴熟,游艺天下,他们为云南的木雕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使白族文化深深影响了其它少数民族的发展,大量白族风格的装饰纹样被广泛地应用在其它民族的建筑、家具以及手工艺品的制作上,使得各少数民族的木雕手法呈现出一定的共性特征。云南民俗家具上使用的雕刻手法主要有圆雕、平雕、浮雕、透雕和线雕, 它们在白族家具、藏族家具、彝族家具、纳西族家具上使用较多,在其它少数民族家具上局部使用。圆雕主要用于家具支撑部位的装饰, 如桌椅凳的腿脚、扶手等;平雕和浮雕主要用于家具平面形的部件上,如椅背、箱体的面板等;透雕的装饰性较强,被大量使用在卡子花、牙板、挡板、背板等部件上,增添了家具的灵动性与趣味性,这种装饰手法对工艺的要求较高;线雕主要用于家具部件的边沿或家具轮廓的装饰线上,或者是用于雕刻由线构成的纹样以及对文字的雕刻等,呈现出简洁、大方的艺术效果(图4)。

■图4 云南民俗家具上的雕刻装饰

2.2 彩绘艺术

云南民俗家具中主要使用两种彩绘艺术手法来表现装饰纹样,一种是根据家具整体造型要求直接在家具某些平面部件上用不同彩漆描绘出图案纹样,形成简洁自然的二维装饰效果,这种装饰手法需要制作者具备一定的线描造型能力,属于一种平涂性的绘画表现形式;另一种是当装饰纹样雕刻完成后, 根据家具装饰的整体要求,对雕刻好的纹样施于彩绘,在不同的光线下,形成凹凸有致、丰富多彩的三维装饰效果,是对雕刻完成的装饰纹样的进一步艺术加工,可以用在家具的所有雕刻部件上,它能隐藏因雕刻带来的瑕疵,并使家具的整体装饰效果得到统一和提升,体现出鲜明的民族审美趣味(图5)。


■图5 云南民俗家具上的彩绘装饰

2.3 镶嵌艺术

云南自然资源丰富,器物制作者热衷于使用具有良好装饰艺术效果的天然材料制作物品,其中在民俗家具的制作中,人们充分发挥艺术才能,将不同材质、色彩和肌理的天然材料组合在一起构成某类图案,镶嵌在家具中,呈现出丰富多彩的自然装饰纹样,产生出特殊的审美体验。比如白族家具经常将本地特有的大理石面板镶嵌在家具的桌面、台面、椅面、椅背、屏风等部位中,使大理石的剖面形成一幅天然的水墨山水画,石材的纯天然纹理与木材的雕刻纹样相辅相成,构成了天然之美与人为之美的强烈对比效果,从视觉和触觉上让人产生不同的艺术感受(图6)。其它的镶嵌材料还有不同质地的木材、螺钿、铜片、玉石等,同样具有丰富的装饰效果。


■图6 云南民俗家具上的镶嵌装饰

2.4 编织艺术

编织艺术被广泛地使用在傣族家具中的竹藤类家具上,尤其是盛产于云南腾冲、西双版纳一带的藤家具更是云南民俗家具中极具地域特色的一类家具,早已经名扬海内外,远销欧美多个国家。这类家具的制作步骤主要分为两大部分,即框架结构设计和面层设计, 框架结构是家具的骨架,它限定了家具的造型并起到承载受力的作用,在框架结构设计制作完成之后要进行面层的设计制作,也就是在框架结构上编织制作一个面层,好似制作一件外套覆盖在家具的骨架上作为家具的台面、座面、背面等,起到支撑、连接、分隔和装饰的作用。编织面层时主要使用的是竹、藤材料,需要根据不同的装饰纹样的工艺要求分别施予不同的编织手法,根据竹、藤原始材料直径的大小不同,可以加工出不同规格的竹篾、藤篾、竹条、藤条,它们具有良好的韧性和造型性,善于编织由线条构成的几何形纹样或简洁的抽象纹样,具有清新淡雅的气质,呈现出不同的艺术特点(图7)。


■图7 云南民俗家具上的编织装饰


3 云南民俗家具装饰纹样的艺术特征分析

3.1 题材丰富,类型多样

首先,云南的自然环境复杂多样,具有丰富的资源条件,给纹样的创造者提供了丰富的动物、植物、自然和景观等题材[3];其次, 广泛地存在于少数民族中的自然崇拜,以及在原始宗教和外来宗教的影响下形成的云南多宗教信仰并存的局面,给纹样的创造者提供了大量的宗教符号、图腾、佛道神像、宗教典故、故事传说、神灵鬼怪、法器和礼器等题材;,随着各少数民族之间、少数民族与汉族之间的文化交流,以及云南同内陆、域外地区的文化交流,给纹样的创造者提供了多样的风俗文化、吉祥物、道德礼仪、文字符号、生活物品等题材,一共产生出了五大类的装饰纹样, 每一个类型下面又可划分出许多具体的种类, 形成数百种不同的装饰纹样。

3.2 构图简洁,结构均衡

构图指的是在一定的艺术法则和要求下根据所要表现的内容来组织和安排各图形要素,是纹样创作者艺术构思的外在表现。云南民俗家具的装饰纹样涉及的题材范围广泛, 但纹样创作者并没有把“广泛”变为“繁杂”, 而是充分选择题材内容中最具代表性的特征来组织、提炼和加工图形,强调纹样的主题鲜明和简明扼要性。纹样的构图简洁,形式自由多样,并能依据家具的造型特点、部件的使用要求以及审美特征分别施予不同种类的纹样和构图方式,有连续形构图(两方连续或四方连续)、适合形构图、开光形构图等。依据家具部件的造型和面积,纹样的结构有所改变, 出现大而松,小而精的结构特点,使得在家具大尺寸的部件上使用的纹样显得灵活松动,图案空隙多,小部件上使用的纹样刻画显得精致简练,空隙留得紧凑,呈现出层次清晰、主次分明的特点,图案的形式感得到了很好的表现,使装饰纹样与家具的造型完美的结合在一起,具有鲜明的地方民族特色。

3.3 主题鲜明,吉意美形

装饰纹样通常具有三个方面的特质:一是具有功能基础,如透气、防滑、连接、加固、开启、指示等功能;二是具有符号意义[4],克莱夫·贝尔提到过“纹样是一种有意味的形式。”纹样是具有浓厚的文化内涵和深刻的象征意义,直接或间接地表达了当时当地的文化习俗、信仰、意志等。多数具有一定寓意,不是一种无目的的唯美虚饰[5],具有丰富的符号意义;三是审美价值,随着社会生活的发展,纹样的审美价值逐渐占据主导地位,它成为纹样最根本的特质,一件家具是否使用装饰纹样对家具的物质功能和符号意义影响有限, 但是对家具的装饰艺术和审美价值则影响较大。云南民俗家具的装饰纹样具备以上三个方面的特质,每一组装饰纹样均有主题鲜明的含义,涵盖了宗教、伦理道德、艺术审美、功能、情感、风俗文化等方面的内容,而占统领地位的是吉祥的主题,这种对吉祥美意的追求成为了人们自觉的精神需求,流淌在每一个民族的血液中,反映出人们对生活的热爱,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向往的普遍心理[6]。各个少数民族在长期适应自然、改造自然、发展生产、创造历史的过程中产生出的多种多样的思想观念和意识,正是通过由主题鲜明而且普遍含有吉祥美意的装饰纹样所构成的这个复杂的符号系统来连接着日常生活,成为了人们沟通内心世界和外部世界的桥梁。

3.4 审美质朴,拙而不俗

自古以来,云南同外界的联系沟通相对闭塞,特殊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使得云南保留下大量原生态特质的物质和精神文化遗产。历史上云南各族人民长期是与农业打交道,建立起了一种质朴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关系,云南民俗家具的装饰纹样的形式要素就充分地反映出这种生态的、亲近自然的田园和乡土气息。只有长期在朴实的物质环境里生存的人们才能创造出朴实的精神文化,也才能促成人们产生出质朴的审美情怀。人们对纹样形式的加工没有精雕细刻,有的纹样的刻画仿佛是制作者随手捏来,简洁的线条随意雕凿,反映出人们对生活充满自信和热爱,喜欢简洁而单纯的生活;有的纹样只有所表现事物的轮廓;有的纹样描写的是生活场景的高度概括,没有严格章法和限制。纹样让人产生随意自在的感觉,充分把自身民族的文化、生活方式结合起来,产生出一种自然朴实、形简意丰、拙而不俗、贴近生活的艺术审美特点,非常符合云南各少数民族生产生活的特点和审美的需求,即使在不断受到大量外来文化的影响下也没有从根本上改变这种装饰的格局,纹样的造型始终不断化繁为简, 呈现出朴拙的一面,成为云南民俗文化中的一个代表特点[7-8]

3.5 风格迥异,兼容并蓄

由于自然环境、风俗文化、生产生活方式等方面的差异,云南各地民俗家具的装饰纹样风格差异较大,有的纹样充满神秘的宗教崇拜气息,有的纹样充满文人情怀,有的纹样来自于天然材料的自然肌理,有的纹样则来自人工雕凿之美,各种内容交相辉映,共同构成装饰纹样风格迥异的特点。文化的不同是促成装饰纹样风格迥异的根本原因,由于少数民族种类较多,生存环境各不相同,各个民族对文化的理解认识也存在较大的差距,对物质和精神的需求也各有所异,民族之间差别越大就越会造成需求的多样化和复杂化,再加上大量外来文化的影响,多种不同类型文化的交流、碰撞和融合,各自努力找寻自我的归属,最终形成文化多元、风格迥异却兼容并蓄的文化格局,这也是云南民族文化的特质所在。


4 结语

综上所述,云南独特的自然环境和人文风俗孕育出丰富的民俗家具种类,在多元文化的交流影响下,形成了丰富的装饰纹样类型, 它们含义丰富,风格独特,充分体现出云南当地各族人民多姿多彩的生产生活方式,符合当地民族传统的审美趣味,是人们生产生活的智慧结晶,表现出别具一格的高原情怀,为我国民俗家具谱写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是我国民俗文化中的宝贵财富。

(责任编辑:贺 辉)


参考文献:

[1]张福昌.中国民俗家具[M].杭州:浙江摄影出版社,2005.

[2]李正红,林玥,卢窈.云南民俗家具装饰纹样的类型研究[J].家具与室内装饰,2016,(1):34-36.

[3]李正红.大理白族家具装饰艺术及风格研究[D].昆明:昆明理工大学,2007.

[4]田自秉,吴淑生,田青.中国纹样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5]吴山.中国纹样全集[M].济南:山东美术出版社,2009.

[6]胡景初.论家具丰富多样的文化性特征[J].家具与室内装饰,2013,(5):14-15.

[7]行焱.民俗家具与宫廷家具文化的比较研究[J].家具与室内装饰,2013,(6):28-29.

[8]王小雪.中国传统家具的文化观初探[J]. 家具与室内装饰,2015,(8):64-65.


基金项目: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项目(2011Y242)

作者简介:李正红(1978-),男,讲师,研究方向:装饰艺术设计、产品设计,E-mail:ynkmlzh@163.com

引文格式:李正红,张乐,张睿可.云南民俗家具装饰纹样的艺术分析[J].家具与室内装饰,2016,(5):91-93.


注:本文来源于《家具与室内装饰》

作者:家具设计课堂 发布时间:2020.02.15

家具设计课堂是国内做家具设计在线教育的线上培训机构,初入家具设计行业的准家具设计师建议在此技术提升。跟阿忠学家具设计,月薪8000只是起步!您想找一份高薪设计类的研发工作,或许家具设计课堂能帮您实现您的初衷愿景。报名学习QQ:415284424。

系统化培训家具结构设计师从家具设计课堂开始

家具设计圈致力于打造卓越的家具设计师人脉圈子,为家具设计师提供一个学习、交流、合作的圈极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