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阿忠学家具设计,月薪8000只是起步
■李正红1 林 玥2 卢 窈2 Li Zhenghong1 & LinYue2 & Lu Yao2
(1.昆明学院美术与艺术设计学院,云南昆明 650214;2.昆明理工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云南昆明 650500)
摘 要:本文从家具与民俗文化相结合的角度探讨了云南民俗家具的基本概念,指出云南民俗家具是中国民俗家具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装饰纹样是记录云南民俗文化和艺术审美发展变迁的一个重要载体。根据民俗家具装饰纹样所呈现出来的不同造型特点,将云南民俗家具的装饰纹样划分为五个不同的类型,并对每一个类型进行了深入的探究,在此基础上从文化、价值、审美、宗教四个方面分别对纹样在使用方式、艺术审美和文化内涵上的不同类型特点进行了归纳和总结。
关键词:纹样;民俗家具;民族;装饰;类型
Abstract: In this essay,the writer discussed basic conception about the Yunnan folk furniture from the angle of the combination of furniture and folk culture.Yunnan folk furniture have became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Chinese folk furniture,the decorative patterns have become carrier of recording about the development and changes of minority culture.According to the different modeling characteristics about the decoration of Yunnan folk furniture,the patterns of type can be divided into five categories, to each category is careful study.On this basis,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functionality,aesthetics and cultural connotation on different featur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ulture,value,aesthetics and religion.
Key words: Pattern; Folk furniture; Nation; Decoration; Type
民俗家具本身是家具与民俗学相结合的一个概念,除去家具的基本特征之外,更主要的方面是受到民俗文化的背景和环境的影响[1]。一个地区的民族在漫长的社会发展过程中,通常会孕育出与自身民族传统文化相适应的民俗家具。云南地处中国边陲,少数民族众多,自然环境独特,形成了丰富的民俗家具资源,不同类型的民俗家具在装饰纹样的使用方式、艺术审美和文化内涵上存在较大的差异,具有鲜明的少数民族特征。
1 云南民俗家具的概念
云南民俗家具指的是在云南生活的各族人民在漫长的社会发展过程中受到自然环境和民俗文化等因素的影响而发展出的具有鲜明的地域特征和民族特色的一类家具,它的创造主体是广大的劳动人民,在家具的装饰、造型、工艺、材料等方面与传统家具差别较大,但其身上所折射出的文化内涵却是相同的,具有华夏民族的共同特征[2]。云南民俗家具是中国民俗家具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取材天然、制作工艺丰富多样、造型独特、善用装饰纹样,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和审美价值,是记录云南民俗文化和审美发展变迁的一个重要载体。为了区分云南民俗家具的不同种类,通常使用少数民族的名称来命名,如白族家具(图1)、傣族家具、彝族家具、藏族家具、纳西族家具等。
■图1 白族家具 供桌
2 云南民俗家具装饰纹样的类型
云南有26个民族,民俗家具的分支较多,有多个少数民族都发展出体系和种类各自相对完善的民俗家具。民俗家具不仅是作为生活中的实用物品,更是成为了民俗文化的载体和艺术审美的对象,由于云南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习俗和审美方式各不相同,各少数民族家具在装饰纹样上表现出较大的差异性。纹样是装饰花纹的总称,又称花纹、花样,也有泛称纹饰或图案的[3],它们被广泛地使用在家具的装饰上,表现出浓厚的生活气息和丰富的文化内涵,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云南民俗家具装饰纹样的文化价值远远大于审美价值。通过梳理,可将云南民俗家具装饰纹样划分为五类,即几何形纹样、人物动物形纹样、花草植物形纹样、文字形纹样和器物综合形纹样,各类别的纹样或被单独使用,或被综合使用,有的只出现在一类民俗家具上,有的则被多个类型的民俗家具广泛使用。
2.1 几何形纹样
由于家具制作材料不易保存,至今很难找到远古时期的家具实物来分析早期家具上的装饰纹样,但通过世界各国出土的考古文物以及分析人类社会使用纹样的发展特点,我们可以推测出几何形装饰纹样是人类较早使用在家具上的纹样之一。先民在筑巢而居的远古时代,为了避免潮湿与寒冷,用茅草、树叶、树皮或兽皮作为坐卧之具,这就是最古老的家具——席[4]。席的制作与编织技术是密不可分的,编织技术是产生几何形装饰纹样的重要方法。从加工纹样的工艺方法上可将云南民俗家具的几何形装饰纹样分为两类,一类是编织工艺形成的几何形纹样,常见于傣族家具上的纹样,它的制作材料主要是竹和藤, 在不同的编织工艺和审美要求下将材料有序组织,从而形成有规律、有韵律感的几何形纹样,如弓形纹、弧形纹、扇形纹、三角形纹、六角形纹、圆形纹、菱形纹等(图2);另一类是雕刻工艺形成的几何形纹样,如装饰在家具部件边缘不同长度的线条纹、回形纹、开光纹(在家具某个部件上用粗细不同的线条雕刻出方形、扇形、圆形、菱形、云头形、花形等不同式样的线框,这些线框呈现封闭或半封闭状,使得线框内还可以组织其它纹样,起到美化或限制图形的作用)。
■图2 通过编织工艺形成的几何形纹样
2.2 人物动物形纹样
云南民俗家具的人物动物形装饰纹样主要分为三类:第1类是人物形态纹样,主要来源于历史人物、宗教人物,故事传说中的人物形象等;第2类是人们通过观察生活周围真实动物的体态特征,经过艺术提炼加工而形成的纹样,如狮子纹(图3)、虎纹、鹿纹、蝙蝠纹、麻雀纹、孔雀纹、喜鹊纹、鸳鸯纹、白鹭纹等,这类纹样通常都表现出某个吉祥主题,如蝙蝠纹是表现与幸福生活和美好祝福有关的内容;鹿纹表现的是福禄常在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向往;第3类是深深扎根于华夏文明土壤中受到远古图腾、巫术礼仪、神话传说等影响,在长期的文化交流与融合过程中而产生的纹样,如龙纹、麒麟纹、凤纹等,这类纹样的使用表现出了人们对图腾崇拜、神话传说、吉祥美意等文化的理解和传承。
■图3 椅子扶手上使用的狮子纹
2.3 花草植物形纹样
云南民俗家具的花草植物形装饰纹样大多取材人们生活中常见的植物,这些植物在云南本土均有生长。工匠在进行纹样创造时不受固定构图章法的限制,图形创作显得随意洒脱,是劳动人民长期立足生活实际进行艺术创造的结果,如梅花纹、兰草纹(图4)、竹子纹、菊花纹、松树纹、牡丹花纹、莲花纹、葫芦纹、葡萄纹等;还有一部分植物纹样是随着外来文化的传播而传入的,如卷草纹、缠枝花纹、西洋花纹等。
■图4 椅背上使用的兰草纹
2.4 文字形纹样
文字是人类文明的象征符号之一,大量的文字被用在许多的云南民俗家具装饰纹样上,成为一种具有特殊韵味的纹样类型,主要表现出以下三类:第1类是表示吉祥含义,如寿、囍、福、卐等文字;第2类是描述事物、抒发情感、嘱咐记事的文字,许多文字还具有教化作用,字数上少则几个,多则几十个,形式上成句或成段;第3类是通过编织工艺而产生的文字形装饰纹样,如十字纹、人字纹、米字纹、S字纹、M字纹等,这类纹样主要是模仿文字的造型和结构,在竹藤家具上较为常见。总体上看,文字形装饰纹样除了利用文字线条作为装饰纹样外,还引入了文字的含义进行装饰,形义兼备,具有丰富的表现力(图5)。
■图5 椅背上使用的文字形纹样
2.5 器物综合形纹样
云南民俗家具中使用的器物综合形纹样主要有两类,第1类是来自人们日常生活使用的物品,如瓷器、笔墨纸砚、乐器、劳动工具、家具、日用器皿等(图6),这类纹样生活气息浓厚,反映出劳动人民朴实的生产生活;第2 类是来自宗教文化,如佛教和道教活动中大量使用的各种法器和礼器、神话传说中所描写的各种器物等。
■图6 椅背上使用的器物综合形纹样
3 云南民俗家具装饰纹样的类型特点
3.1 体现出文化多样性和统一性
云南是人类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自古就孕育出富有生息的地方文明,产生出石器文化、青铜文化和稻作文化,这些文化的因子从古至今一直流淌在云南各族人民的血液中代代相传,深深影响着云南民族文化的发展变迁。在漫长的发展历史中,又先后受到来自中原文化、巴蜀文化、东南亚文化、西亚文化、印度文化以及外来宗教文化等不同源头文化的影响,通过茶马古道、南方丝绸之路等经济和商业贸易活动的促进,在战争和民族迁徙的扩张下,土著文化与各种文化相互交融发展,形成了云南丰富多彩的少数民族文化类型,产生了具有地域和民族特色的民俗文化内容。云南民俗家具作为民俗文化的物质载体,充分地表现出受到多样性文化影响的特点,它的装饰纹样类型丰富,记录了各种文化交流、融合与发展的痕迹,比如彝族家具使用的虎纹是受到图腾崇拜文化的影响;白族家具使用的蝙蝠纹、寿字纹、龙纹、凤纹、麒麟纹、梅兰竹菊纹等是受到中原文化的影响;藏族家具使用的各种法器的纹样是受到宗教文化的影响等。纹样本身就是文化孕育出的一种符号,云南民俗家具的装饰纹样是在受到多种文化影响下产生的,它生动而直观地表现出一个民族或地区的文化发展和变迁,无论是土著文化还是外来文化,它们在云南民族文化的大环境中被融合、消化和吸收,在多元文化的作用下,各族人民努力探寻着对自然的认识,并发展和传承着文化,推动着社会的进步,最终在多种因素的影响下建立起了民族文化发展的主脉络,体现出鲜明的华夏文明的特征,使云南民族文化成为了中华民族文化中的一个重要分支,这样的特点在云南民俗家具装饰纹样上可见一斑。
3.2 具有多重的价值属性
云南民俗家具种类较多,加工工艺和制作材料丰富多样,家具上的纹样成为了家具发挥整体功能的重要部分,具有三种价值属性,第1种是审美的价值,这是所有装饰纹样具备的基本属性,它能增强民俗家具的造型表现力,凸显家具的民族特色和艺术风格,提高了家具的艺术魅力;第2种是家具的功能属性,纹样的呈现方式与家具的制作工艺和材料紧密联系,例如傣族家具的装饰纹样是用竹或藤材料在复杂多样的编织技术下表现出来的,形成了结构装饰纹样、结式纹样、面层编织图案纹样、框体缠扎纹样、结构缠接纹样、包角纹样、收口纹样、线脚装饰纹样[5],纹样依托于材料连接着家具的各个部件,具有连接的功能,使家具变得牢固而有韧性,具有加固的功能。此外,在不同使用要求下纹样还具有开启、防滑、透气、指示等功能;第3种是符号象征功能,云南民俗家具中有一部分家具的使用者和使用场所具有非常严格的规定,家具的象征功能远远大于家具的物质使用功能,通过造型和装饰纹样来体现家具严格的使用要求,比如在一些少数民族家中正堂使用的靠背椅,左右两把椅子的装饰纹样要能区分出使用者的不同性别或不同等级,祭祀场所使用的家具装饰纹样要与环境协调,装饰纹样具有复杂的象征意义,许多少数民族家具的桌椅凳的腿脚使用兽足纹样象征着对动物的崇拜和模仿等等。
3.3 表现出简洁淳朴的审美性
装饰的起源及其美感的产生,开始时总是与人们的劳动生活、功利需求和巫术活动密切交织在一起的[6]。云南民俗家具的装饰纹样所呈现出的美感是广大劳动人民在不断创造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活动过程中而产生的,装饰纹样用直观形象的方式表现出人们对审美的认识和理解。云南在发展史上由于自然条件的限制,主要以发展山地和坝子的农业文明为主,对外交流相对封闭,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亲密,生活方式质朴、单纯而稳定,几乎各个少数民族都有自己的原始宗教信仰,在这样的客观条件下人们与生活周围的事物建立起了一种朴素的情感关系,促成人们形成了一种淳朴的审美方式,充满强烈的生活味道和自然气息[7],装饰纹样将这样的审美关系体现出来。云南民俗家具的装饰纹样没有太多的精细雕刻,虽然自古以来受到多个外来文化或文明的影响,但总是被当地少数民族的文化消化吸收,使装饰的纹样发展成为具有云南地域特色的风格,比如中原文化中的吉祥纹样传入后都被进行了简化处理,大量使用的“梅兰竹菊”纹样往往只是了了数笔勾画轮廓来取其装饰纹样所代表之精神,把高雅的精神追求与朴实的现实生活进行了民俗化的融合处理,装饰纹样中较少有那种“错采镂金,雕缋满眼”之美,相对于装饰纹样的造型,人们更加在乎其含义,这充分表现出人们在长期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过程中所形成的简洁淳朴的审美性特点。
3.4 隐含着复杂而深刻的宗教情感
云南具有复杂多样的自然环境,在多种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共同作用下形成了较为繁杂的物质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各少数民族间的社会发展水平极不平衡,孕育出信仰内容各不相同、形式多样的原始宗教,并在文化的交流融合下还逐步接受了道教、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天主教等,使云南发展成为一个兼容并蓄、多宗教信仰共存的边疆省份。宗教信仰的多样性和复杂性构成了云南民俗文化中的重要内容,大量与宗教有关的人物、动物、植物、器物、图腾、故事传说等题材被工匠提炼加工成纹样广泛使用在装饰中,比如藏族信仰藏传佛教和苯教,在藏族家具上被大量雕刻或彩绘出与宗教有关的荷花纹样、莲蓬纹样、神像纹样、各种法器和礼器纹样等;白族广泛信仰本主崇拜,具有非常复杂的本主神系,并受到道教和佛教的深刻影响,大量的神兽纹样、历史人物纹样、佛道人物纹样、祥云纹样、纹样等被广泛地使用在家具的装饰纹样中[8-9]。民俗家具成为了人们表达宗教情感的物质载体,装饰纹样成为了表达宗教情感的符号,在日常的使用过程中人们通过不断的视觉欣赏和触觉感受,在潜意识中不断强化着宗教对人精神的影响作用,大量神秘的宗教内容隐含其中,表现出复杂而深刻的宗教情感。
4 结语
总体而言,云南民俗家具的装饰纹样类型丰富,具有鲜明的特征,深刻地反映出民族文化的发展和变迁,成为了现代艺术广泛汲取养分的源泉。伴随着云南改革开放步伐的加快,云南民俗家具正凭借自身所具有的实用性、艺术性及其所扮演的民俗文化的载体角色,使其身上散发出独特的中国民族文化的魅力,赢得了家具行业和民俗研究者的广泛关注。
(责任编辑:贺 辉)
参考文献:
[1]张福昌.中国民俗家具[M].杭州:浙江摄影出版社,2005.
[2]李正红.大理白族家具装饰艺术及风格研究[D].昆明:昆明理工大学,2007.
[3]田自秉,吴淑生,田青.中国纹样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4]胡文彦.中国家具鉴定与欣赏[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
[5]袁哲,吴智慧,强明礼.藤家具图案纹样类型及特征[J].家具.2006,(4),84-87.
[6]格罗塞.艺术的起源[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
[7]胡景初.论家具丰富多样的文化性特征[J].家具与室内装饰,2013,(5):14-15.
[8]祖能.古典家具中的传统佛家哲学[J].家具与室内装饰,2014,(12):32-33.
[9]王小雪.中国传统家具的文化观初探[J].家具与室内装饰,2015,(8):64-65.
基金项目: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项目(2011Y242)
作者简介:李正红(1978-),男,讲师,研究方向:装饰艺术设计、产品设计,E-mail:ynkmlzh@163.com
引文格式:李正红,林玥,卢窈.云南民俗家具装饰纹样的类型研究[J].家具与室内装饰,2016,(1):34-36.
注:本文来源于《家具与室内装饰》2016年第1期
家具设计课堂是国内做家具设计在线教育的线上培训机构,初入家具设计行业的准家具设计师建议在此技术提升。跟阿忠学家具设计,月薪8000只是起步!您想找一份高薪设计类的研发工作,或许家具设计课堂能帮您实现您的初衷愿景。报名学习QQ:415284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