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具设计师培训班实战课程

跟阿忠学家具设计,月薪8000只是起步

当前位置:
家具设计中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分析

关键词】家具设计;主题概念;创造性思维

创造性思维是设计活动的核心,只有具备了创造性思维才能跳出平庸,设计出具有深刻性与独特性的作品。主题性设计教学区别于传统教学以功能为中心的教学思路,更能引导学生去思考以人为本的设计本质,为设计创造打开了一扇大门。

一、创造性思维培养的重要性

创造性思维是人们在思考的过程中,通过综合运用各种思维方式与精神活动,涌现出来的具有思维新质的思维活动。我国科学家钱学森曾说:“创造性思维是智慧的源泉,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都只是手段。”具体而言,创造性思维是以逻辑思维为基础、形象思维为表象的高级思维活动。创造性思维是设计活动的根本,伴随着设计活动的全过程[1]。当前,中国已经进入高质量的发展阶段,高质量发展的供给则需要依靠创新驱动,而创新驱动的核心是创造性人才。目前,我国大多数设计类本科教育大多是采用流水线式的教学模式,培养出的人才往往具备良好的技术作业能力,但在设计创意上常受思维定式的影响难有突破[2]。设计的本质是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其核心是创造性的思维活动。家具是连接人与环境的纽带,是体现历史文化、科学技术的一面镜子,在家具教学的过程中尤其需要运用创造性思维,打破常规,对新环境、新需求下的家具进行重新定义。例如,笔者在授课之初向学生提出了一个问题——“请给椅子下个定义”,学生给出的答案多是对椅子形态的描述性词语,比如四个腿、有靠背、有扶手、木材质、餐椅等。这表明在未经过思维训练之前,学生对于物品的认知受限于其本身的生活环境及过往经历。若换个说法,将座椅用“坐具”或是“小型的容身场所”替代,可能会得到不一样的反馈结果。所以,在设计教学中,教师要运用合理的手段,遵循设计的学科规律,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看待问题,用不同的思路分析并解决问题。

二、主题概念家具教学分析

关于“主题”的设置,既不能太难也不能太容易,以确保学生持续保有设计的好奇心。同时,主题涉及的领域要尽可能宽泛,便于学生围绕主题创建出尽可能多的问题情景,以总结出独到的设计概念。课程中笔者提供了若干中性词语,如“长者”“沟通”作为主题,要求学生任意选择一词进行家具设计,作品需要具有一定的使用功能,且功能与主题之间的关系要符合相应的逻辑。课题设置为“一次发散”“二次发散”“深化设计”三个环节,便于教师将设计过程具体化,将思考过程可视化。通过把控时间节奏、成果数量、独立思考与讨论交流的时机,帮助学生逐渐将设计想法明朗化,完成从概念到方案的衍生,最终设计出一件符合主题且解读巧妙的家具作品。

(一)“一次发散”:对主题词展开发散以获取创意切入点

由于思维定式的影响,许多人不知道应该如何展开思维的发散,所以需要借助科学有效的方法。头脑风暴法与思维导图的形式能将一瞬间的想法以直白明了的方式呈现出来,帮助开拓思考的深度与广度。头脑风暴要求在限定时间内对问题进行发散思考,遵循延迟判断原则,推迟对各种想法、方案的判断,不管是否可行都先认真对待每一种设想。遵循以量求质原则,追求数量;设想越多,产生独特观点的可能性就越大[3]。思维导图是将设想图形化的有效媒介,把零星想法建立起连接,编织出具有隶属与关联层级的思维图网。过程中要求学生将选定的主题词语写在纸张的中心,由此中心向外发散出几十、成百个一级节点;而每一个节点又可以成为另一个子中心主题,再向外发散出若干层级的节点,最终呈现出放射性的结构图网。一般情况下,一级节点的数量体现对主题理解的广度,节点分支的长度体现对主题理解的深度,众多的节点为设计创意的明确提供了可能性。由于发散图网的隶属层级过多等原因,会出现末梢节点偏离中心主题的情况,所以要运用逻辑推理,以对比优选的方式,选取同时满足“紧扣主题”又“视角独到”的节点为设计创意切入点。以“沟通”主题为例,学生从“沟通”,联想到电话、眼神、语言、嘴、联系、交通等,又基于每个一级节点继续深入发散。通过“联系”,学生想到了联系的媒介、联系的主体、联系的状态,进而又将联系状态具体化为“配合”的形式。问题诊断:学生思维发散的深度和广度不够,导致学生在创意点的挖掘上容易产生相似性的结果。以“长者”主题发散的结果为例,很多人都将“长者”理解为“老者”,或者说是“需要帮助的老年人”。这种对于“长者”的理解是比较浅显和狭隘的,难道在每个人的心中“长者”就是一个年老体衰的形象么?发散所得关键词的价值不高。仍以“长者”为例,不少学生联想到的多是病床、拐杖、轮椅、老花镜等,以此,很容易将“设计一件与长者有关的家具”变成“长者使用物品的改良设计”。教学对策:思维发散结果雷同与缺乏对生活的观察有关,在发散内容上,建议可以从自己生活实感展开,每个人生活阅历不同,情感经历不同,对于主题的理解也会不同。关键词的评价标准,在于其激发设计灵感的几率大小。病床、轮椅都是实际物体,是对客观现实的陈述。若能围绕中心主题挖掘问题、解决问题,将问题具体化、情节化,那么就更容易寻找到基于具体需求的设计切入点。同时在训练机制上,以个人独立思考与多人交流讨论相结合,创造火花碰撞的机会,实现思路的互补。

(二)“二次发散”:对创意切入点展开发散以获取视觉要素

围绕主题发散得到的创意切入点一般是以词语或短句的方式呈现,如何将抽象化的文字转化为具体的形态语言,需要对切入点展开形态上的二次发散。过程中要求学生将创意切入点写在纸张的中心,围绕切入点展开造型、结构、色彩、数量等具体形象的发散。这些具体形象中的某一个或几个经组合、变换等设计手法处理后的结果,便可以成为方案设计的雏形。形象表达的方式不仅限于文字描述,手绘、贴图等直观化的图形语言,更易于将发散结果转化为设计方案。通过对“沟通”进行一次发散后,有学生选择从“配合”的角度诠释主题,将“配合”作为方案设计的创意切入点。跷跷板、齿轮、榫卯、拼图等都是体现配合的具体形式,配合的特点是相互作用以达到目标效果,所以该学生以跷跷板为原型,将自己的方案初定为多人配合才能使用的家具。问题诊断:学生对于“一次发散”与“二次发散”的区别、联系不明确,对于创意切入点与方案设计间关系认识模糊。教学对策:“一次发散”是对设计主题个人认知的挖掘过程,将具有独特视角的认知确定为创意切入点。“二次发散”是将创意点具体化、形象化的过程,是将设计思考图形化的过程。创意切入点的本质是对设计主题的个人解读,一般以词语或短句的形式表现。梳理设计主题、明确创意点是方案设计的一部分,决定着设计结果的独特性与新颖性。

(三)“深化设计”:结合“二次发散”所得视觉要素进行方案设计的深化推敲

根据切入点联想到的视觉语言展开方案推敲,常用设计手法包括“回归功能本源”“置换重构”“形象仿生”等。在此基础上对设计方案的功能、造型、材质、尺度进行深化,逐步完成方案设计。“回归功能本源”就是关注人的行为需要及特点,对某些家具从功能本源上重新定义。“置换重构”是从新的视角、新的功能、新的形式等角度,将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物品置换和重构。“形象仿生”是对动植物的形态、色彩等进行演绎。深层演绎除了审美设计以外,还会将环保、绿色、人文的观念融入其中[4]。以“配合”角度诠释“沟通”主题的学生作品为例,该学生选取跷跷板为原型,将需要配合才能上下翘动的玩耍乐趣转变为需要配合才能平衡就坐的安定。同时,为进一步体现设计的巧思,他并没有直接将跷跷板原型改成坐具,而是采用“置换重构”的手法,赋予它物以跷跷板使用原理。最终的设计作品由作为支撑结构的健身球和套在球体上的圆形板面组成,由于球体以点着地,当只有一个人坐在板面上的时候是不稳定的,需要至少两个人同时就坐才能达到平衡的状态。这个作品虽然不能完全满足座椅在舒适度上的要求,但通过“配合”才能坐的方式,很好地诠释了“沟通”的主题。问题诊断:学生作品偏离主题。教学对策:脱离主题的原因主要在于对设计过程的认知模糊与片段化。从针对主题的“一次发散”形成创意点,到围绕创意点进行形态化的“二次发散”,再到后续的方案推敲,这是一个环环相扣、完整且连续的过程。模糊的认知往往导致片段化的设计过程,即每一环节单独思考,偏离主题的情况便容易发生。所以在练习中,教师要反复强调设计过程的连续性,提醒学生在发散的同时要观察是否离题越来越远,多练习、多思考,逐渐培养发散思考的习惯及统筹各设计环节的综合能力。结语设计创造没有固定模式与风格可以套用,但思维活动是有其规律可循的,设计环节是有其内在逻辑关系可推理的。笔者通过教学实践就家具设计提出的一系列训练方法,主要是为本科学生及设计初学者提供一套科学的流程机制,在其进行创造性思维训练之时得以参照。同时,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也不是一日之功,需要经量长期的知识积累,以及大量的训练磨砺,才能产生由量变到质变的结果。

参考文献:

[1]马自周.创造性设计思维的阶梯开发模式研究[J].艺术与设计(理论),2014(3):113.

[2]边坤.从寻找设计问题到验证设计——产品设计教学中创意思维的培养[J].装饰,2012(1):118.

[3]李娜,田飞.“头脑风暴法”在《家具设计》课程教学中创意思维培养的主导作用[J].才智,2014(12):208.

[4]江黎.为坐而设计[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

作者:郭蔓菲 石硕

作者:家具设计课堂 发布时间:2020.02.15

家具设计课堂是国内做家具设计在线教育的线上培训机构,初入家具设计行业的准家具设计师建议在此技术提升。跟阿忠学家具设计,月薪8000只是起步!您想找一份高薪设计类的研发工作,或许家具设计课堂能帮您实现您的初衷愿景。报名学习QQ:415284424。

系统化培训家具结构设计师从家具设计课堂开始

家具设计圈致力于打造卓越的家具设计师人脉圈子,为家具设计师提供一个学习、交流、合作的圈极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