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 王俊伟
香港收藏家苏永友收藏明清家具及生活用具数十年,现有藏品5000多件,并在东莞建立了自己的冠和博物馆。引来国内外众多参观者。
日前,记者参观了苏永友的冠和博物馆。一进屋,记者被该馆“园中馆、馆中园”的构思设计及各类生活用具吸引。整个建筑以琉璃瓦、连廊组合为群体,再现了明清时期的生活风貌。
在珍贵家具区,有数十件由紫檀木和黄花梨木制成的家具。馆中所展出的具有明代风格的黄花梨圆角柜,天然纹理、颜色,统一和谐。官帽椅、太师椅等,中国古代的各类交椅应有尽有。过去称金银的秤、清光绪二十六年的十二扇屏风、具有立体感的刺绣小画板等,这些非常难得的收藏品摆设得井井有条。
在具有西式风格的清末民初家具区里,明显感受到清末民初时的异域风格。像来自上海的花梨木转椅、红木洋椅、洋式穿衣镜等等,它们的式样,都吸收了当时西洋家具风格。还有很多贵族家庭从西洋进口的台灯、收音机、打字机等。
在一条小长廊上,陈列了古代民间用于“镇宅”、“防凶避邪”的木刻牛腿等多件精致的小物件。另外,记者还见到了山西出土的编钟、咸丰时期南京制造的大炮。而乐器方面,有手摇老唱机、脚踏风琴等这些曾在香港、上海、南京等地风行一时的乐器。此外,还有迎亲嫁娶的花轿、玻璃罩的煤油灯、宝塔状酱油瓶、早年的茶叶罐等。
展馆还专门开辟了一间“大家闺房”。“三寸金莲、四寸腰”的小姐们睡过的雕工细腻的镶嵌床摆在房中央。(温龚锋)
(编辑:木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