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中国消费者协会相关负责人介绍,这几年有关红木家具投诉反映的主要问题是产品材质及产品制作质量,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红木树种名称混乱。虽然红木国家标准已经颁布施行,但是目前市场上的木材名称依然混乱。有的厂商限于木材知识,将外文商品名和拉丁名混淆,有的把外文商品名的译音误认为是规范的中文名。更有凭主观爱好定了一些招揽顾客的木材美名,如巴西紫檀、红檀血檀;高棉花梨、巴西花梨、红花梨等不一而足。
其次,红木家具经营不规范。有些厂家不具备生产红木家具的必备条件,大量非合格人员充斥生产第一线,既没掌握红木制作工艺,又没有专用烘干设备,生产的家具材质、工艺都不过关,更达不到国家规定的材质标准和木质家具国家规定标准。为追求高额利润,部分家具厂或用较次的红木冒充较好材质的红木,如用花梨木冒充酸枝木,用非洲鸡翅木冒充缅甸鸡翅木等欺骗消费者。
第三,消费者辨识能力薄弱。由于目前国内的红木全部属于进口,绝大部分消费者缺乏专业知识,在选购红木家具时很难辨识,不法经营者利用这个漏洞误导消费者。另外,在给消费者的发票上不写明所购家具的材质名称,一旦发生纠纷由于消费者不能提供有力的证据,行政调解双方很难达成一致意见。 (北京晚报)
(编辑:木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