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阿忠学家具设计,月薪8000只是起步
网授培训费
¥4800报名学习红木家具有龙纹的不多,多数都用非常稀少的小叶紫檀,海南黄花梨,大红酸枝等高端红木材质制作,这样的红木家具体现了使用者的位高权重。今天,就和大家聊聊红木家具中的龙纹的发展历史。
龙图腾大致起源于8000年前新石器时代早期。
距今6500多年前的墓葬中就发现了用贝壳摆放的龙形纹。从原始社会至封建社会结束,龙饰物件都代代都有出土。初期的龙纹略粗肥,到了战国时期的龙已经精神十足,威武修长了。
龙纹在先秦以前,形象较质朴粗犷,大部分没有肢爪。秦汉时的龙纹多呈兽形,肢爪齐全,常作行走状。发展到隋唐时,嘴角和腿部很长,尾部似蛇。宋代的龙纹基本上和唐代相似,下颚开始上翘。元代时,出现飘拂状的毛发,腿部有“露盘露骨”的纹饰。明代时,筋骨演变为在腿上全部拉线,头上毛发上冲,龙须外卷或内卷,并出现风车状五爪。清代,龙头毛发横生,出现锯齿形肋,尾部有秋叶形装饰等。清代是龙纹用得最多的朝代,黄龙旗为国旗。清代初期红木家具的龙纹模仿明代造型,瘦而凶猛;清中期红木家具的龙纹灵活多变;清晚期红木家具上的龙纹附饰繁琐臃肿。
在封建社会,龙被作为“帝德”和“天威”的标志,严禁示人们随意使用。龙纹在宫廷红木家具中是应用得较为普遍的一种纹饰,象征权威和祥瑞。红木家具上的龙纹有很多品种,可分为虬龙、蛟龙、蟠龙、螭龙和应龙纹等。
皇帝用的龙纹都有五爪,三爪或四爪的龙纹称为蟒纹。清代宫廷红木家具雕刻的供帝王御用的龙,基本都是五爪张开,游于卷云之间,或作升腾状,或作垂降状,龙角、龙鳞和龙须分明。
皇帝也会将饰有蟒纹的物品赐给王公大臣。明清两代,民间也有用龙作为纹样,常用三爪或四爪,但多是与草龙纹相融合的,只有一个基本龙形,爪、尾都化为卷草形,也称草龙,在许多红木家具上都有见到。
可见,中国龙纹使用历史跨越几千年,在青铜器,玉器,石器上也常见龙纹,通过对龙纹的发展历史的认知,对了解红木家具背后的中国文化有很大的帮助。
<!--
-->
家具设计课堂是国内做家具设计在线教育的线上培训机构,初入家具设计行业的准家具设计师建议在此技术提升。跟阿忠学家具设计,月薪8000只是起步!您想找一份高薪设计类的研发工作,或许家具设计课堂能帮您实现您的初衷愿景。报名学习QQ:415284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