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具设计师培训班实战课程

跟阿忠学家具设计,月薪8000只是起步

当前位置:

网授培训费

¥4800报名学习

家具设计师人才培训基地

设计素养决定制图格局

立即咨询
明清家具制作的特点

大家都知道明清家具选材精良,制作精细。对于选材精良方面,想必大家都是非常了解的,因为明清家具一般都选择材质优异的红木珍材,而大家对明清家具的制作方面可能会有甚少的了解,因此,今天红木就给大家讲讲明清家具的结构特点。

明清家具的结构特点可以总结为:以立木作支柱,横木作联结材,吸取了大木构架和壶门台座的样式和手法。与房屋和台座构造一样,除个别变体外,家具的平面、纵面及横断面都为四方形。

四方形的结体是可变的、不稳定的,但由于明清家具使用了“攒边装板”,用了各种各样的枨子、牙条、牙头、角牙、短柱及托泥等,从而加强了结点的刚度,使角度不变,不但弥补了结体不稳定的缺憾,同时还能将重量负荷均匀合理地传递到腿足上去。

各构件之间能够有机地联结,是因为那些相辅相成的榫子(南方叫“榫头”)和卯眼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为有坚实致密的硬性木材,匠师们才能随心所欲地制造出各种各样精巧的榫卯。

构件之间完全不用钉子,鳔胶粘合也只是辅佐手段,凭借榫卯几乎就可以达到上下左右、粗细斜直都联结合理、面面俱到的精品工艺,如此天衣无缝,不禁使人感叹中国传统技艺的高明。

明清家具的结构,稍作归纳可分为四类,下面我们略加介绍。当然,这里涉及的也只是明及清前期家具中常见的造法。

一、腿、牙子、面之间的结合

1、腿与面的结合

在直足无束腰和面板露出的情况下,夹头榫、插肩榫是案型结体家具常用的榫卯结构;而在直足无束腰呈四面平齐的结构中,通常采用粽角榫或托角榫的结构;曲足有束腰或高束腰的情况下,一般用抱榫的结合法。

2、腿与边抹的结合

此类结合使用四面齐的形式,即粽角榫结构方法。

3、腿、枨子、矮老或掐子花与面的结合

与横、竖材“丁”字形结合中的圆材、方材、直材交叉的结合基本相同,腿与牙子相接也使用钩挂直榫。

4、霸王枨与腿及面的结合

霸王枨与腿的结合,多使用勾挂榫霸王枨与面的结合,则通常用销钉固定的方法。

5、各种牙角与横、竖材的结合

这种情况通常用一边挖沟嵌榫,另一边裁榫相结合的做法。

6、圆的攒边和方的攒边

圆材多用楔钉榫,或一头开榫头出来攒边;方材攒边与格角攒边相同。

二、腿与托泥、座墩等下部构件的结合

腿下端设托泥或座墩等下部构件,是为了加强腿的牢固和稳定感,起到同管脚枨一样的作用。

1、腿与托泥的结合

托泥一般是圆形或方形的,其做法与直、圆材交叉的做法相同。

2、腿与托子座墩的结合

此种形式一般多用于条桌、屏风类或灯台类家具中。

三、构件本身的组合与攒边装板的做法

1、多块薄平板的拼合

板材由小材(窄材)拼大(拼宽),一般是利用企口榫加穿带的形式。如果是多块板材变厚板,又使用在不显眼的地方,也可以用燕尾榫拼合。

2、两平板的直角结合

在条案、条几中,一般多用闷榫;厚板与厚板直角的结合,通常用燕尾榫,民间白木家具也多用燕尾榫。

3、圆直材的结合

两个圆直材的结合,一般出现在椅类的靠背、扶手等构件中。

4、弧形短材的结合

这种情况多出现在圈椅中,圈一般分为三接、五接,即由三块或五块弧形短材组合而成。圈的组合一般用楔钉榫。

5、格角榫攒边

明式家具中,几、案、桌、椅等的面框架部分,大都可以用45°的格角榫攒边的做法。

四、附加的榫销

附加榫销通常用在特殊结构的明式家具中,并尽量避免采用或少采用这些东西。附加榫销中,有栽销(榫)、楔钉榫(销)等,使用另外的木块做成楔头,栽到构件中,而不是就构建本身做成楔头。

<!--

[ 相关下载 ]

-->

作者:家具设计课堂 发布时间:2020.02.09

家具设计课堂是国内做家具设计在线教育的线上培训机构,初入家具设计行业的准家具设计师建议在此技术提升。跟阿忠学家具设计,月薪8000只是起步!您想找一份高薪设计类的研发工作,或许家具设计课堂能帮您实现您的初衷愿景。报名学习QQ:415284424。

系统化培训家具结构设计师从家具设计课堂开始

家具设计圈致力于打造卓越的家具设计师人脉圈子,为家具设计师提供一个学习、交流、合作的圈极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