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具设计师培训班实战课程

跟阿忠学家具设计,月薪8000只是起步

当前位置:

网授培训费

¥4800报名学习

家具设计师人才培训基地

设计素养决定制图格局

立即咨询
中美经贸摩擦中的中美家具贸易问题

摘要:今年以来,中美经贸出现了人类经济史上最大的摩擦。但是,中美两国经济相互依赖程度很深,经济互补性很强。中美两国斗则两败,合则双赢。中美家具贸易具有同样的特点。中美经贸摩擦在本质上是两种市场经济体制的摩擦,美国的市场经济本质上是自由主义市场体制,中国的市场经济本质上是政府主导的市场经济体制,它们的历史背景是两国国情的不同和经济发展阶段的不同。这两种经济体制都有各自存在的问题,都需要进一步改革。总的说来,如果中美两国各自能够直面新的问题的挑战,成功地跨过新门槛,会进入一个良性循环的新阶段。

关键词:贸易;摩擦;中国;美国;家具1 中美贸易的现况

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达国家,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1979年中美建交以来,双边关系全面发展,经贸合作快速推进,已经形成了优势互补、利益交融、互利互惠的贸易格局。中美经贸关系本质上是互利共赢的,共同利益远大于分歧,合则两利,斗则俱伤。

1.1 中美经贸合作具有全面性

首先,中美互为重要的货物贸易伙伴。美国是中国最大货物出口市场和第六大进口国,对美出口占我国总出口的19%2017年中美双边货物贸易额达到5837亿美元,是1979年两国建交时的233倍。中国是美国出口增长最快的市场。据美方统计,中美双边服务贸易额从2007年的249.4亿美元增至2017年的750.5亿美元。其中美对华服务出口额从131.4亿美元增至576.3亿美元,增长了3.4倍。美国是中国第二大服务贸易伙伴,中国是美国第二大服务出口市场。再次,中美之间投资规模巨大。截至2017年底,美国对华直接投资累计超过830亿美元,在华美资企业约为6.8万家。中国对美投资存量约为670亿美元。另外,中国大量投资于美国金融资产,持有超过1万亿美元的美国国债,是持有美国国债最多的国家。

1.2 中美经贸合作具有互惠性

中美经贸合作的互惠性体现在多个方面。首先,双边经贸合作为双方企业提供了巨大的市场机会。中国在中美货物贸易领域有2700多亿美元顺差。而美国在中美服务贸易领域有大额顺差,2016年美对华服务贸易顺差约为550亿美元。2015年美资企业在华销售额为4814亿美元,比中资企业在美256亿美元的销售额高出4558亿美元。据美中贸易委员会估算,2015年对华出口和双向投资支持了美国260万个就业岗位。另据有关研究,自华进口货物在美下游产业链创造约400万个就业岗位。据有关研究估算,对美货物出口也为中国创造了大约1750万个就业岗位。

1.3 中美经贸合作具有互补性

中美两国分别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两国的资源禀赋、发展阶段、产业结构和国际分工地位不同。以互补性为主的基本格局并没有改变。美国服务业竞争力强,在双边服务贸易领域有大额顺差。中国作为制造业大国,在货物贸易领域有大额顺差。尽管近年来中国出口结构不断升级,海关统计中“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占比约为1/3,但大多数这类产品在中国的增值主要集中在劳动密集环节。从资源禀赋看,美国地大物博,中国为美国农产品和天然气等能源产品提供了巨大的市场空间。[1]

2 国际家具业格局及中美家具业现状

全球化使东西方文明经过了冲突和对抗以后出现了交融和繁荣。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家具国际贸易成为一个亮点。在深层次的意义上,它表明由于家具深具文化内涵的特点,在全球现代化的进程中,人们对现代生活的追求不仅是一个全球性的商业事件,而且成为了一种文化的传播。

2.1 当今的全球国际家具业格局

在全球家具生产中,发达国家依然扮演着最重要的角色,特别是意大利、德国这样一些传统的家具强国,它们或利用设计的优势,或利用加工装备及技术的优势,牢牢地占据着国际家具的高端市场。主要工业化国家的家具业虽然仍保持着一定的优势,但是其产业正在不断向发展中国家和地区转移;主要工业化国家家具业的产品附加值较高,但是由于其成本也较高,正在不断丢失中低端产品的市场,而对中低端产品需求较大的发达国家如美国和德国,出现了明显的贸易逆差;发展中国家,特别是中国,已成为国际家具业的新秀。亚洲已成为国际家具业的重要产区,国际家具业呈现出欧洲、亚洲和美洲三足鼎立的态势,而其中欧洲、美洲的停滞或下降与亚洲的发展与上升是最为令人瞩目的现象。

在后金融危机时代,家具作为民众的生活用品,不仅有刚性需求约束的一面;只要经济得到复苏,民众提高生活品质的强烈欲望就会使其显露出弹性需求上升的另一面。随着全球经济的逐步复苏,国际家具业必将迎来新的发展。[2]

2.2 中国家具发展现处的阶段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家具业已经成长为一个现代工业产业,但是由于家具本身的文化特性和中国社会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原因,中国家具业呈现出与发达国家的家具业迥异的特点,总的来说,中国家具业存在着传统制造与现代制造并存、最大的生产规模与最分散的形式并存、最重要的日用品与最重要的文化品类同在,最大的家具卖场与最小的生产厂家同在等特点[3]。 但是不管怎么说,中国家具业既不是“朝阳产业”,也不是“夕阳产业”,它是一个“常青产业”,因此,中国家具业必将从一个还未完全成熟的现代产业成为一个全面现代化的产业,有着光明的前途。

2.3 美国家具业衰落的原因

2009年,美国出版《家具战争:我们怎样丢掉了500亿美元的产业》(Michael K. Dugan,The Furniture Wars How America Lost A Fifty Billion Dollar Industry, Nathan W. Moehlmann Goosepen Studio & Press , Conover, North Carolina, 2009 )一书。该书的作者迈克·杜根(Michael Dugan) 现为勒诺尔—里纳大学商学院教授(the chair of the Business School at Lenoir-Rhyne),在此之前他曾任亨利顿家具工业公司(Henredon Furniture Industries)首席执行官达17年之久。作为行业精英和营销领袖人物,他广为美国家具业内认同,在构建“宾州之家”品牌(Pennsylvania House brand)和创办杰姆斯托-斯蒂林家具公司(Jamestown Sterling)方面起到了主要作用。他毕业于多伦多大学(University of Toronto),主修英国文学和中世纪哲学,并取得锡腊丘斯大学(Syracuse University)的工商管理硕士学位。

该书总结了美国家具业衰落的原因:业内的内斗和国外家具的进口冲击。前者指的是自1980年代以来,家具业内发生了“业外人士”和“业内人士”的内斗:自第二轮全球化以来,随着美国金融资本主义的发展,金融资本进入了美国家具业,并逐渐控制了这个行业。业外人士是指拥有资本的投资机构或业外的大企业,他们擅长资本运作和企业的兼并重组,但并不熟悉家具制造和营销业务;业内人士是指长期从事家具业的企业家、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等,他们虽熟悉专业,但缺乏资本运作的知识和经验。他们之间为争夺家具业主导权的斗争严重削弱了美国家具业的竞争力。

从美国建国起,美国家具业就是一个小型私营企业为主并以内销为主的传统行业。由于家具业的规模是如此之小,引不起巧取豪夺的金融资本的注意,没有人来垄断家具业,不像在铁路、钢铁、石油和煤炭这些行业那样,家具业仍然是分散的、由许多从业者经营的行业,它分化成高端市场和大众市场两个主要部分。

该书在第1章“美国家具业的内幕”中生动地描述了当时业外进入业内及其内斗的情况:家具业内的小老板们一心只想赚钱,对提高行业自身的竞争力却毫无兴趣。“想象一下,如果一些业外的人带来职业化的管理、现代营销和资本,将会发生什么?……业外会有一些人研究这个产业,以能清楚地了解它的独特性。大多数人只是简单地认为它与其它行业相似,因此也将大致如此。实际上,他们所有的人都低估了家具业务的复杂性,误读了它的奥妙之处。任何对进入一个未知领域的迟疑都被对行业十分有利的人口预测所打消。婴儿潮的第一波很快就到来了,他们从学校毕业了,开始成立家庭。年轻的家庭总是要购买家具,家具公司将赚到这一波人口增长的意外之财。钱包里装着钱就是不了解这个行业也没有关系,于是莫哈斯科(Mohasco)、梅格涅伏克斯(Magnavox)、列顿(Litton)、 布林顿(Burlington)、美国胶合板(U.S. Plywood)公司和其他公司大胆地进入家具业,他们全都通过利用他们视之为“慢腾腾观望”的业内人来迅速地打开局面。

但是业内的人并不愿意毫无抵抗地让出他们的位置,他们对新来者的主张心存怨恨,激烈的变化是他们所担心的,他们顽固地坚持经过考验和实际的办法。他们把家具制造工艺更多地视作是艺术而不是科学,木材多变的性质表明利用它们的方法和加工金属不同。他们还认为家具行业是建立在与顾客、供应商、工人,甚至是竞争者之间的关系之上的,他们懂得如何与他们搞好这种关系。业内人知道行业的独特性,或者至少它是与其他行业根本不同的。在公开场合,他们在桌面上是欢迎新的加入者的,但私下里他们认为业外的人很蠢。这种对立必须化解,否则它意味着家具战争的爆发。

如同一个被外部势力所瓦解的社会一样,家具行业变得四分五裂了,业内人和业外人的对立削弱了它的活力,尽管采用了新的方法,但是家具业务停滞不前,让自己暴露在海外竞争者的严重威胁之下。本来赚了钱应该在工厂和设备上进行再投资,但是它却因产权并购,而把利润花费在杠杆化的债务上去了。

这种内斗的结果使行业变得非常脆弱,到内战告败再来努力重建为时已晚,因为这么多家具公司已经在这么多年的内战中失去了机会,耽误的时间又如此之长,他们已经忽视了他们在21世纪应对挑战所必须做的基本工作,没有把精力集中在提升他们的品牌和生产工艺的现代化方面,业内人一直在抵抗错误的敌人。同时,业外人士在一系列代价高昂但屡遭挫败的创新方面也毫无作为,他们获取成果的能力也化为乌有。业内人士过去有过许多好想法,但是他们出于抗拒业外人士而顽固地坚持过时的方法,严重依赖价格竞争,因而也难以获取低成本的好处,利润降到了极为危险的低水平,这些公司也就没有能力拥有足够的资金来更新设备。

不可避免的后果是生产基地向海外转移,通过减少劳动力成本来使产品更便宜。如果重新更新加工设备,可以减少原有的加工时间,但是制造商却卷起铺盖,把他们原有的生产方式转移到第三世界国家去,那里劳动力价廉而且丰富。[4]

而比杜根先生出版《家具战争》早两年的时候,美国农业部经济学家辛朱勒就发表文章《美国家具业的昨天、今天,还会有明天吗?》文中谈到作为传统产业——家具产业的转移规律:“美国家具业最早从东北部地区即纽约、宾夕法尼亚和新英格兰发展起来的,后来向中西部地区转移,接着再向南部地区转移。每一次的转移实际上是移向制造成本更低和优质硬木资源丰富的地区,这种‘制造能力的转移’在北美和海外的大多数产业中均为如此。”该文还指出:“不幸的是,如同许多批量生产的消费品一样,民用家具已成为一种更像是大宗类的‘普通商品’,销售量取决于价格。消费者主要感兴趣的是看起来不错的家具和看起来值钱的家具。他们不再把家具视作是一件值得花钱的东西,不再是伴随他们童年生活的东西,或者是值得保存的古董。这样,消费者在家具上花的钱就越来越少,而电子类的小玩意、家庭娱乐设施、旅游和休闲也把消费者的钱袋里的钱掏走了。由于在市场上拼价格,美国家具制造商的利润大大地缩水了,但是生产成本却在不断上升。这就对利润产生了严重的挤压,结果使对工厂和设备的投资大幅地下降,最终导致了许多美国家具工厂的技术和设备大大地落伍了。[5]

国外家具进口的冲击则是美国家具业衰落的另一个原因。“许多美国家具制造商正在选购中国制造的家具和其他低成本国家制造的家具来代替自己的产品。这就使海外家具的竞争者更多地进入到美国和国际市场。[5]” “一种新的美国公司模式诞生了,它在国内或国外并没有工厂,仅仅是与一个或几个中国的制造商有着关系。老式的制造商认为他们是“暴发户”而不屑为伍,但是这些新的美国家具公司一直保持着成长,因为他们无需管理成本,能比老式的公司提供更好的价格。[4]”“在许多情况下,进口产品比它们取代的国内产品要好,例如伊桑·爱伦(Ethan Allen)开发的在中国生产的套装家具,它的外观是如此好看,而价格又是如此之好,它把在美国自己工厂生产的套装家具的销售打得七零八落。[4]

所以,这并不是特朗普总统先生所说的“购买美国的商品、雇用美国人”的问题。

2.4 中国在国际家具业中的地位和作用

2017年,我国家具业规模以上企业完成主营业务收入9055.97亿元(约1414亿美元,以汇率1美元/6.4元人民币计算),完成利润总额565.15亿元;完成产量80703.47万件;完成出口额514.24亿美元,进口额30.52亿美元[6]2017年,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36.6万亿元,其中家具类零售总额2809亿元,同比增长12.8% [7]

2017年全球家具生产总额约为4700亿美元,国际间家具贸易额约为1500亿美元,中国家具业分别约占30%37%。目前,中国是世界第一家具生产大国和第一出口大国[7]。与此同时,亚洲家具业也快速发展,改写了全球家具业的经济版图,形成了亚洲、欧洲和美洲三极。中国家具业的发展,繁荣了全球家具业,也极大地带动了国际木材、木工机械、家具配套材料如五金、胶料、涂料等的贸易增长,从而为推动全球经济增长做出了贡献。

3 中美贸易摩擦对中国企业及国际家具业的影响

2006年,我参加在加拿大温哥华举行的,由美国林产品协会和中国林科院等单位主办的《Chinas Boom Implications for Investment & Trade in Forest Products and Forestry》研讨会。会上美方专家的论文《为什么中国会成为家具制造大国》中说:“…….在今天这个快速变化的世界中,竞争优势实际上是转瞬即逝的。当今时代,一个国家工业优势的保持时间正在缩短。当一个国家经济发达了,它的生产就必然向高附加值产品转移。美国家具市场上的产品从英国生产转向新英格兰、再转向密歇根、弗吉尼亚、卡罗来纳,后来又转向密西西比、墨西哥,再转向台湾地区、环太平洋国家,最后转移到中国。但是中国是这个长途转移里程的最后一站吗?或许另一个国家的竞争优势正在召唤另一批家具企业家到它那里登堂入室。走着瞧吧![8]”似乎为今天的现实做出了预言。

924日起,美国另增对2000亿中国对美出口产品(其中包括家具)征收10%关税,并将于201911日起加征至25%,这对中国家具出口肯定会产生巨大的冲击。我国随即采取了反制措施,对从美国进口的600亿产品征收10%的关税(其中包括硬木锯材),那么从现在起向美出口的实木家具将在原材料和成品两端共增加20%的关税,到2019年将更共增至35%的关税,显然这种生意很难再做下去。在另一方面,美国的硬木业也深感忧虑,《硬木评论》(Hardwood Review Global )20188月号的社论说:“美国的锯材生产商担心着未来的中国生意,不过对今后几个月的前景有多种选择。没有人确切知道将会发生什么,这多半取决于两个国家的领导人是否能找到迅速破解僵局的方案。中国制造商需要把他们的家具和地板卖给美国消费者,美国锯木厂也需要把他们的锯材卖给中国,所以我们还是保持乐观,正常的贸易迟早要恢复。[9]”诚如斯言,中美两国的家具企业和相关企业都将受到重创,对谁都没有好处,但是“正常的贸易迟早要恢复”。

中国家具向美出口将受阻,美国由于家具进口量巨大(约240亿美元,2017年向中国进口187.63亿美元),一时难以寻找到完全的替代,因此还将继续进口中国家具,而消费者将不得不为此埋单。当然,美国将把家具进口向东南亚、欧洲国家、加拿大等国转移。但在短期内,国际家具业格局不会发生根本性的改变。

4 中国家具行业和企业如何应对中美贸易摩擦问题


4.1 中国家具行业和企业中美贸易摩擦问题应对

中国的改革开放到今年已有40年了,中国的改革也正在继续深入进行,中国家具业也将从“出口导向型”向“内需主导,出口为辅”的大国经济模式转型。中国家具业有极为巨大的国内消费潜力,中国人均家具年消费只有200多元人民币,只及发达国家的1/8-1/12(美国人均250美元/年、德国人均430欧元/年,日本252美元/年)。因此,中国家具业将逐渐降低出口的比例,增大内销的比例,达到一个新的均衡。

中国家具出口策略早在几年前就开始调整,即“巩固传统的出口市场,开拓新兴的出口市场” [10]。在我国的“一带一路”的倡议下,我们正在与“一带一路”的国家大力进行经济合作,这为我国家具出口企业也提供了机遇。我国家具业应积极地参与其中,一方面是进行适度的产业转移,另一方面是开拓新的市场。

4.2 中国家具未来发展的方向

  随着中国全面地向现代化社会转型,中国家具业必将向现代工业转型,具有与其它产业同样的生产效率,它所提供的产品必然以服务大多数人为宗旨,因此中国家具业必须对人类的现在和未来负责,以营造人类美好的家园为己任。

随着后工业化时代的到来和经济的全球化,现代人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对室内装饰、家具、家电、厨卫用具、室内配饰等与家居有关的一切产品所构成的室内空间与环境要求协调、舒适、环保、安全、方便,甚至还具有人工智能,形成一个“大家居”。面对这种“大家居”的消费需求,中国家具的产品设计必须是能集家具、灯具、家电、家饰、建材、家居用品于一体的综合设计,进入一个“大设计时代”。这正是现代中国家具设计面临的最大的新变化[11]

5 结语

今年以来,中美贸易出现了人类经济史上最大的摩擦。但是,中美两国经济相互依赖程度很深,经济互补性很强。中美两国斗则两败,合则双赢。中美家具贸易具有同样的特点。中美贸易摩擦在本质上是两种市场经济体制的摩擦,美国的市场经济本质上是自由主义市场体制,中国的市场经济本质上是政府主导的市场经济体制,它们的历史背景是两国国情的不同和经济发展阶段的不同。这两种经济体制都有各自存在的问题,都需要进一步改革。美国经济出现了“虚拟经济”,离实体经济越来越远,因此美国的传统制造业不断向海外转移,在货物贸易上出现了巨额的逆差。在另一方面,资本自由流动到劳动力廉价的发展中国家,大量的利润落入了资本的口袋,牺牲的是美国劳工的利益,形成了贫富的巨大差别,加剧了社会不平等。这是特朗普所代表的,在美国占主流的草根派的根本诉求,即美国国内的经济社会重振。中美贸易谈判将有助于解决美国国内的问题,换取他们接受中国崛起的历史大势。中国当前的发展模式急需改革:在经济领域,以数量增长的发展必须向以质量和效益增长的发展转型;在政治和社会领域,结构性的改革呼之欲出。总的说来,如果中美两国各自能够直面新的问题的挑战,成功地跨过新门槛,会进入一个良性循环的新阶段[12]

参考文献:

[1] 隆国强,理性认识当前的中美贸易摩擦,人民日报(N)2018829.

[2] 许美琪,西方现代家具史论(M),清华大学出版社,2015.

[3] 陈宝光,中国家具产业与设计发展分析[J],家具与室内装饰,2018,(06):9-10.

[4] Michael K. Dugan,The Furniture Wars - How America Lost A Fifty Billion Dollar Industry(M), Nathan W. Moehlmann Goosepen Studio & Press , Conover, North Carolina, 2009.

[5] AI Schuler & Steve Lawser, The U.S. Furniture Industry: Yesterday and TodayWill There Be a Tomorrow? (J),Wood Digest, June & July 2007.

[6] 中国家具协会,继往开来,再创辉煌,中国家具协会通讯(J)2018年第1期,20182.

[7] 中国家具协会,新零售时代家具行业的发展,中国家具协会通讯(J)2018年第2期,20184.

[8] Arthur G. Raymond, Jr.Why Has China Become A Major Furniture Producing Nation? (M), Chinas Boom Implications for Investment & Trade in Forest Products and Forestry, Forest Products Society, 2006.

[9] Global Hardwood Review, Aug. 2018.

[10] 许美琪,美国制造业回归和中国家具业出口战略探讨, 家具(J) 2013(6).

[11] 许美琪,现代家具设计的诠释,家具(J)2016(4).

[12] 资中筠,美国十讲(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

(责任编辑:红木家具圈 )

作者:家具设计课堂 发布时间:2020.02.22

家具设计课堂是国内做家具设计在线教育的线上培训机构,初入家具设计行业的准家具设计师建议在此技术提升。跟阿忠学家具设计,月薪8000只是起步!您想找一份高薪设计类的研发工作,或许家具设计课堂能帮您实现您的初衷愿景。报名学习QQ:415284424。

系统化培训家具结构设计师从家具设计课堂开始

家具设计圈致力于打造卓越的家具设计师人脉圈子,为家具设计师提供一个学习、交流、合作的圈极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