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阿忠学家具设计,月薪8000只是起步
网授培训费
¥4800报名学习
历史上任何文化和艺术都是一个连续的过程。正如马克思所说,我们夺取了政权,但并不等于我们要摧毁资产阶级的铁路,而重新建设无产阶级的铁路。清代的建国并不意味着明式家具的消亡和清代家具的产生。事实上,明式家具延续了很长的时期。因此,清代家具包含清代早期所制作的明式家具。
清式家具的产生
清代(公元1644—1911)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也是跨越近代的一个王朝。清前期统治者励精图治,初步稳定了统治基业。至康熙、雍正、乾隆时期,国家得到成功的治理与发展,出现了历史上有名康乾盛世。也这正是清式家具的形成和发展时期。
清式家具是指出现于清代康熙年间,盛行于乾隆时期,以造型稳重,装饰华丽,做工精细为特征的一类家具。它的突出特点是用材厚重,装饰华丽,造型稳重,和明代家具的用料合理、朴素大方、坚固耐用形成鲜明的对比。在建筑和家具艺术上多采用夸张手法,不惜耗费工料,剖用大材清式家具是以清代皇宫家具的为主发展起来的。清初,为满足皇室生活需要,还专门成立了清宫造办处。下设很多种工艺作坊,为皇室制作大批工艺品和日常用品。其中单独设有木作和广木作,专门承担木工活计。清代宫廷家具的主要产地为广作、江苏和北京三处。它们各代表一方的风格特点,被称为清代家具的三大名作,其中又以广作最为突出,并得到统治者赏识。
清代统治者入关以后,他们大兴皇家园林,王公贵戚也倾其财力,大建府宅。为了显示清庭的正统地位,为了强化其至高无上的权威,统治者十分看重家具的作用。他们对家具的制式、尺度、用材、装饰都逐一过问。到了雍正(1723—1735)、乾隆(1736—1795)期间,经济空前繁荣,统治者的靡费奢侈亦日益增长,无休止地追求精巧新奇皇宫的家具开始重新制作。甚至由皇帝亲自出样监制,在造型上竭力显示其威严、豪华、富丽,他们抛弃明式家具的简洁、轻巧、文秀的特点,一味追求厚重、繁缛,努力营造一种骠悍雄伟的气势,于是清代家具风格就此产生,并在以后逐步完善和发展。统治阶级的意志是清式家具产生的原因之一。
其次是由于中国疆土辽阔,资源丰富,加之海禁开放,制作家具的珍贵木材源源不断地从海外运进中国,各种清代家具装饰所必须的装饰材料为大理石、螺钿、象牙、玻璃等也十分充足。为了表现清代家具的创新特点,除了明式家具传统的雕刻外,镶嵌、填漆、堆漆、描金等装饰工艺也在家具上得到了广泛应用。材料的丰富和工艺的成熟是形成清代家具的又一原因。
还有是外来文化的影响。从明代中期开始,西方国家就开始向中国渗透。他们以传教为名,闯进了中国的大门。传教土除了传播西方的宗教外,也带来了西方的科技与文化,带来了西方的绘画、建筑、装饰和包括家具在内的器物文化。17世纪末至18世纪是欧洲巴洛克式(Baroque style)和洛可可式(Rococo style)家具盛行时期,也正是清代家具的形成时期,巴洛克式的豪华奔放,连续而夸张的曲线十分富于动感,充分显现出华丽而浪漫的风格;洛可可式的线条流畅柔婉,雕刻精美细腻,装饰精致华丽。这两种家具风格随着广州口岸的引进,无疑也影响了清代家具风格的形成,这是清代家具形成和发展的原因之三。
清式家具的发展
清的建立,给中原带来一种全新的,不同于中土儒家思想的意识形态,是一次思想上的改变。清代家具,经历了近三百年的历史,从继承、演变、发展,以至形成为自己的独立风格。
第一阶段是清初至康熙初,这阶段不论是工艺水平、还是工匠的技艺,都还是明代的继续。所以,这时期的家具造型、装饰等,还是明代家具的延续。清初紫檀木尚不短缺,大部分家具还是用紫檀木制造。清初期,由于为时不长,特点不明显,没有留下更多的传世之作,这时期还是处于对前代的继承期。
第二阶段,康熙时起,国家经过一系列大的战争和屠杀后,相对巩固稳定了政权。农业、手工业、商业、对外贸易都有限的发展,特别在乾隆时期,清朝表面上呈现了一种相对繁荣的景象,对家具发展提供了一定条件。康熙年间,明式家具在局部风格上逐渐发生了变化,出现了不同明式的“清式意趣”。
清式家具从萌芽到初成体系,大约在康熙年间。从刊刻于康熙年间的书籍插画、版画和绘画中,已经可以看到一些式样新奇、风格不同于前代、装饰更为丰富多彩的家具形象。例如,出现了黑漆描彩方桌、黑漆描金圆凳、多宝格、树根式香几、灯具、书格和绣敏等,形制壮实方直,不同于明式的清秀曲圆;装饰性强,注重形式,与明式家具尚意的风格显然不同. 由雍正至乾隆,清帝国臻于极盛,经济繁荣,国库充实,全国普遍呈现出繁荣昌盛的景象,清式家具的生产也达到了高峰。
乾隆时期的家具,尤其是宫廷家旯材质优良作工细腻,尤以装饰见长,多种材料、多种工艺结合,工艺精良达到无以复加的程度。可以说,乾隆时期的家具,是清式家具的代表。
乾隆以后,清式家具风格正式确立。同时,仿明式硬木家具仍有制作,只是水平日趋低下,很少见有上乘之作。满清贵族为追求富贵享受,大量兴建皇家园林。其中,皇帝为显示正统地位并表现自己“才华横溢”,对皇家家具的形制、用料、尺寸、装饰内容、摆放位置都要过问。工匠在家具上造型、雕饰竭力显示所谓的皇家威仪,一味讲究用料厚重,尺度宏大,雕饰繁复,以便自己挥霍享受,同时显示自己的正统、英明。一改明朝简洁雅致的韵味。皇帝尚且如此,满清贵族更是纷纷效法。满清贵族的私家园林争奇斗艳,贵族间斗奇夸富成风,追求物质生活的享受和极端夸靡的意识形态,都反映在了家具的制作上——使家具有了炫耀富贵的新精神功能。
第三阶段是道光以后至清末。道光时,中国经历了鸦片战争的历史劫难,此后社会经济日渐衰微。至同治、光绪时,社会经济每况愈下。同时,由于外国资本主义经济、文化、以及教会的输入,使得中国原本是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发生了变化,外来文化也随之渗入中国领土。道光以后,经历了鸦片战争的清政府日趋腐败,中国社会进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国势衰微。从全国范围看,这时期的家具风格,也不例外的受到影响,有所变化。我们看,现在颐和园里的部分家具,接受了外来影响最为明显。这种情形,作为经济口岸的广东最突出,广作家具明显地接受了法国建筑和法国家具上的洛可可影响。追求女性的曲线美,过多装饰,甚至堆砌。木材也不求高贵,作工也比较粗糙,这是清式晚期家具的特点。
家具设计课堂是国内做家具设计在线教育的线上培训机构,初入家具设计行业的准家具设计师建议在此技术提升。跟阿忠学家具设计,月薪8000只是起步!您想找一份高薪设计类的研发工作,或许家具设计课堂能帮您实现您的初衷愿景。报名学习QQ:415284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