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阿忠学家具设计,月薪8000只是起步
网授培训费
¥4800报名学习传统家具软屉制作的拉藤工艺(中山区氏臻品供图)
一雕一刻间的惟妙惟肖,一榫一卯间的严丝合缝,一丝一毫间的精致巧妙,传统红木家具留给了我们很多经典的艺术。一日,偶入浙江大清翰林吴腾飞大师艺术馆参观,一件件精美绝伦的东阳木雕家具让人叹为观止,但留吾心底怀念的却是一件造型简约的禅椅,紫光檀的材质典雅高贵,精细的打磨和流畅的线条展现出明式家具的意蕴,最画龙点睛之笔莫过于椅面的藤编工艺,纵横交织的软屉和整个家具的结合相得益彰。
源远流长的藤编工艺
传统的红木家具在今天看来大多拥有极高的艺术性,除榫卯、雕刻等家具制作中的精湛工艺外,经常运用的镶嵌工艺、藤编工艺等传统技艺更是提升了传统家具的艺术性,其中,藤编工艺的运用更是让红木家具展现了一份柔韧之美。
禅椅中,常使用藤编的软屉做椅面,图为大清翰林《竹林七贤》中禅椅的椅面局部图
藤编工艺历史悠久,距今已有两千年的发展历史。早在春秋战国时期,人们就开始用藤条制作家具和用具,如今还依稀留存的就有藤筐、藤篮等。据说秦昭王时期,蜀郡太守李冰为根治岷江中游的水患,曾号召当地百姓采集藤条和竹子编制成筐,筐内装卵石,以筑堰阻流。单一的藤编工艺很早就在人们的生产生活中得到了广泛的运用。
藤编工艺与传统家具渊源已久。唐朝时期,政治、经济、文化得到繁荣发展,藤编技艺有所发展,人们已经开始将藤编和传统家具结合。宋朝时期,中国传统家具使用藤席作为床、榻、椅的软屉已较为普遍。软屉,是指家具中的凳面、椅面、榻面等采用藤篾编成的面子。传统硬木家具的刚硬和藤编软屉的柔软相结合,提升了家具的舒适感。至明清,藤编工艺非常成熟,形成了专门的手工业生产行业,传统家具中运用藤编更为广泛,明清家具中藤编的软屉在工艺上精细无比、如丝如织,令今人叹为观止,拍案叫绝。
雅典红木作品《苏式小方桌》,椅面和椅背都采用了传统的藤编工艺
传统家具的柔韧之美
藤编制作十分精巧,传统家具椅面的软屉经常采用藤席编织,通过经纬线的纵横交织,创造出可大可小、款式多样的席面。藤面具体可分为直编和对角编两种编法,编制时需保证每一根藤都要笔直,并且藤与藤之间的间隙都分布均匀,这样编织出来的藤面就又细又密,纹理丰富多变,有着水波样的暗纹,精品的藤编软屉质地堪比锦缎,美观不亚刺绣。
传统家具中的罗汉床、圈椅、官帽椅等坐卧用具常以柔韧的藤编软席取代拼板,藤编不仅松软舒适,还非常透气,大大提升了家具的舒适度,另一方面也降低了制作成本。藤编工艺是人们生活水平提高的一种需求,它的实用性占了主导地位,但历史演化而来的工艺性决定了它独具特色的装饰性,一件完美的红木家具加上藤编工艺的点缀,整体艺术气质得到了提升。
软屉用藤编穿织成各种花纹(中山区氏臻品供图)
在家具风格上,明式家具和藤编最相宜。明式家具柔美隽秀,与藤编工艺结合,显得文雅、秀气,禅椅、玫瑰椅等家具坐面长使用藤编的软屉,素雅的藤编与沉稳的木色融合,相映成趣,让家具平添了几分意蕴,艺术气息更浓。如今的一些新中式红木家具,也常使用藤编元素来满足现代人对家具舒适性的追求。(来源:第三十一期《品牌红木》杂志 邱蔚∕文)
家具设计课堂是国内做家具设计在线教育的线上培训机构,初入家具设计行业的准家具设计师建议在此技术提升。跟阿忠学家具设计,月薪8000只是起步!您想找一份高薪设计类的研发工作,或许家具设计课堂能帮您实现您的初衷愿景。报名学习QQ:415284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