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具设计师培训班实战课程

跟阿忠学家具设计,月薪8000只是起步

当前位置:

网授培训费

¥4800报名学习

家具设计师人才培训基地

设计素养决定制图格局

立即咨询
对中国古典家具产生影响的五大文献<

  关于中国古典家具的论述,中英文书籍不少,但很多都内容相似,不过是从古斯塔夫·艾克、王世襄、胡文彦等人的书中翻译或者演绎而成。

  真正对中国古典家具产生影响的文献不外乎五部,分别是古斯塔夫·艾克写的《中国花梨家具图考》、王世襄写的《明式家具研究》、胡文彦写的《中国家具的鉴定和欣赏》、何镇强与张石红合著的《中外历代家具风格》、许柏鸣写的《明式家具的设计透析与拓展》。

  一、古斯塔夫·艾克的《中国花梨家具图考》《中国花梨家具图考》不但是中国传统家具的经典著作,也是最早对明式家具进行系统介绍的外文书籍。本书对中国传统家具做了感性的分析和评论。

  首先,书中讨论到古代的青铜器对中国家具设计的影响,比如轭架和放乐器的台;书中也略提到竹器的立柱结构、古建筑的线条和结构都对中国家具的设计产生了影响。艾克还谈到材料、五金件和榫卯结构,并清楚地画下不用钉的各种榫接,以及铜制五金如何配合外观的设计。

  其次,他指出最早的台子都是箱式结构,底部都有框,15世纪之后逐渐发展成托泥,而台子四角的实体腿也逐步形成,慢慢地实体腿由板片组合过渡到实木腿,也就是最初的马蹄腿。

  再次,书中还谈到佛教传入中国的同时,也传来了西方的坐姿,于是,中国人改变席地而坐的习惯,出现了高桌子,这样就把托泥提高到足的上部,成为搁脚撑。这时候,印度——中亚的靠背扶手椅传入中国,并结合中国的建筑形式和中国原有的凳子,发展出高椅子。公元1100年,中国椅子进一步发展,搭脑采用中国式的轭架,椅背采用木板,坐垫则开始采用藤或棕绳编织,这种方法结构精良,使交椅更舒适和坚固。

  二、王世襄的《明式家具研究》

  但凡涉及到明式家具的书籍,无论中外文,其参考书目准有王世襄的《明式家具研究》,足见这本书的分量之重,它简直就是明式家具研究的工具书。

  书中对榫卯结构,以及家具所有零部件的名词和术语,都做了系统的介绍,比艾克的著作更有条理,更完整。

  王世襄用17页的篇幅分析明式家具的装饰,他甚至将边抹的线条画出,连各种腿足的断面都画出来。这些画不仅比例准确,而且都抓住了图形的重点,尤其是立体透视图,将复杂的榫卯结构都清楚地表现出来。对雕刻的介绍也很多,几乎囊括了大部分明式家具的花纹,这是其他著作所少见的。

  该书不仅列举了5种红木,还介绍了11种“非硬性”木材,比如榉木、柞木、松、杉等,并举例证明中国传统家具中也用这些木材。同时,他还列举了石材、棕、藤、线绳、甚至铜铁等等在明式家具中的应用。这些资料是今日家具使用多元材料的有力佐证。

  三、胡文彦的《中国家具的鉴定和欣赏》

  这是第一部描绘明清家具之前的书,从商周席地而坐开始,一直写到清代,上下几千年。

  书中引用了大量文史、古画、壁画和考古出土的文物,将商周到宋元漫长时期的家具按年代、分品种加以编排,画出透视图,并对材料、装饰纹样、工艺以及如何结合时代的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加以分析说明。

  正因为此书,中国家具的研究才趋于完整,才让我们有机会将明清之前的家具和欧洲古希腊、古罗马家具相比较,同时让我们从中了解明清之前中国人的生活情况。

  四、何镇强、张石红的《中外历代家具风格》

  将欧美家具和同一时期的中国传统家具相比较,并勾勒出双方的关系,是这本书最大的特点。

  该书共有十一篇,中外比较只到第六篇。这是因为明清家具之后,欧美进入现代家具,甚至走到了近年来的后现代(80-90年代家具),而中国家具却付诸厥如。

  五、许柏鸣的《明式家具的设计透析与拓展》

  许柏鸣是南京林业大学的博士生,他指出在家具的设计方面要继承中国的传统文化,以中国的“形象、空间和时间的模糊”来设计现代家具,让你去注视,从而体味到中国人的“神和势”。

  他同时指出:中国的传统家具设计和其他传统文化一样,“中国人比较注重内在感觉,他们主张以心去体验世界,中国文化自内而外,由表及里。”因此,他认为在开创现代中国风格家具时不能依据传统家具的形式,甚至要放弃传统中的形态元素,而以“创作者的综合素养及情感相关联”的“信息源”去“悟”。(临风/文)

作者:家具设计课堂 发布时间:2020.02.14

家具设计课堂是国内做家具设计在线教育的线上培训机构,初入家具设计行业的准家具设计师建议在此技术提升。跟阿忠学家具设计,月薪8000只是起步!您想找一份高薪设计类的研发工作,或许家具设计课堂能帮您实现您的初衷愿景。报名学习QQ:415284424。

系统化培训家具结构设计师从家具设计课堂开始

家具设计圈致力于打造卓越的家具设计师人脉圈子,为家具设计师提供一个学习、交流、合作的圈极地。